新闻
-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上海市水土保持区域评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上海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市水务局统筹区域人为水土流失管控,推进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 为确保相关...
-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踩下经济活动油门
■对于企业反映突出的共性问题,要及时研究、对症下药,推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作用,推动相关部门单位优化流程、改进服务。要支持企业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聚焦主业领域、发挥...
-
【便民】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
市总工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夏季职工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保护工作,降低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危害,防范职业...
-
2022暖心毕业季,用别样的方式致青春
栀子花开,骊歌声起。又是一年毕业时,因为疫情,今年高校毕业生经历了“云课堂”“云实验”“云答辩”“云就业”……特殊的毕业季,上海各高校动足脑筋,用贴心举措温暖学子,而依依惜别母校的学生们则用别样的方式致青春...
-
上海五年来走过的历程,都包含在了这场展览里
今天,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发改委共同主办的“新时代 新奇迹·2017-2022”上海发展成就展正式上线开展。本次展览以五年为跨度,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为主...
财经
-
六月以来申报18.8亿元 上海空港出口强力反弹
六月以来浦东机场上海快件口岸出口跨境电商申报金额18.8亿元 “国货出海”空港出口强力反弹 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的上海,空港跨境电商出口正强力反弹。6月1日至6月22日,浦东机场上海快件口岸出...
-
“数字哨兵”可刷身份证 老人没智能手机不用愁
“数字哨兵”可刷身份证 老人没智能手机不用愁 本报讯 (记者 黄尖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上海在全市公共场所推行“场所码”和“数字哨兵”,但有很多老年人因为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亮码”时遇到不少困难。...
-
进博会吸引全球新品 “全球好物”进入中...
5年来,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 “全球好物”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 本报讯 (记者 吴卫群)近日,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传来好消息:今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届进博会将...
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上海科学家徐华强雷群英等获奖
发布时间:2021/10/24 新闻 浏览:83
作为全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一大奖项,“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今天(10月2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揭晓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获奖名单。上海科学家徐华强、雷群英等获奖。
颁奖礼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主持。中国科学院罗俊院士、康乐院士、高福院士、孟安明院士、宋尔卫院士、张明杰院士,中国工程院杨宝峰院士,以及师生代表出席颁奖礼。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秘书长陈少雄宣布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临床医学奖、产业化奖、成就奖、国际合作奖名单。
【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张明杰,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嘉里理学教授,博导
徐华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
【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
王小凡,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讲席教授
【谈家桢临床医学奖】
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董家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蔡秀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
邢婉丽,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副总裁、副教授、博导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田志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技处长,研究员
苏士成,中山大学乳腺癌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中山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副主任、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导
杨海涛,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娄智勇,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
秦成峰,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毒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鲁伯埙,复旦大学教授、博导
曾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长、研究员
雷群英,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蔡时青,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导
薛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执行部长,教授,博导
颁奖式结束后,张明杰院士、董家鸿院士、徐华强研究员作主题演讲,三位获奖者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会代表对执着的科学研究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油然起敬。
谈家桢是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走过13年的历程,共有26位科学家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成就奖”,2位科学家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国际合作奖”,11位科学家获得“谈家桢临床医学奖”,9位科学家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产业化奖”,122位青年学者获得“创新奖”,众多人才脱颖而出,已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中一支不可忽缺的力量。
在这十三届中,有2位教授在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4位教授在获得“谈家桢临床医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后,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办,中山大学、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