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第二届汉文化论坛文艺演出暨2023中国(徐州)汉文...
9月22日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汉文化论坛文艺演出暨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徐州国家5A级景区云龙湖畔举行。9月22日至11月中旬期间,围绕“多彩两汉 品味徐州”的...
-
自在非凡,独自‘净’彩:AUGER理容工具品牌新品盛典...
男士理容品牌AUGER,以其卓越品质和优雅设计,将于2023年9月8日于上海“复兴五库”举行主题为“本我,始于此刻“的新品上市发布会盛典。 **品牌背景和特点** AUGER作为百年知名刀具制造商贝印旗下的男士理...
-
今日发布!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9月22日开幕
9月15日上午,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发布会上宣布,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2日-11月中旬举办,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多彩...
-
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在各社区热闹开展
今年年初,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23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精神引领、榜样引路,推进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展现新气象。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
松典影像:华为Mate60被称为“争气机”,中国制造到...
9月3日18时8分,华为Mate 60 手机正式全渠道开启全款销售。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华为门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争相购买。许多人表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消费者排队购买手机的现象了,看来并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不...
财经
-
GTC泽汇资本放眼全球 用实力吸引投资者
迪拜是中东最富裕的城市,这里不止有七星级的帆船酒店、世界第一高楼、全球最大购物中心,还是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拥有非常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也是GTC泽汇资本将办公地点设在迪拜的主要原因。...
-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
标杆国货品牌正扎堆上阿里国际站,像人们熟知的上海国货企业白猫,借助阿里国际站的超级星厂牌活动,白猫1周海外需求量环比增长4倍多。马来西亚客户在直播当晚,就下了样品单。 据了解,在近期白猫做的一场跨...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沪举行,近9000名高校师生参与
发布时间:2021/08/30 新闻 浏览:163
8月29日报道: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决赛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次比赛由中国科协与工信部指导,围绕新概念创意设计、舰船模型智能航行与特种作业、海上智能感知、舰船航行虚拟仿真等科目设置11个组别。
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挪威斯塔万格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以及中国船舶集团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等128所院校和科研院所的666件作品入围了全国决赛。第三届“海上争锋”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等活动同期举办。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学科竞赛。今年大赛首次设立“全国—区域—高校”三级比赛赛制,设置了长三角、环渤海、华中、西北、西南、金陵、齐鲁、海峡、南海、首都等十个分赛区,参赛热度空前,共吸引来自境内外38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985名师生参与。
受疫情影响,大赛组织方采用虚拟现实交相融合、线上线下协同办赛的模式。除了针对评委评审环节设置云答辩,还针对模型水池竞赛环节,在江苏科技大学设置了线下赛场。参赛选手将作品线下寄送,由志愿者通过在线直播形式,进行公开竞赛展示,在有效办赛的同时最大限度规避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次大赛除了传统赛道外,还命制了狭水道船舶自主航行、水面与水下智能感知等新兴技术赛题,同时设立了技术难题求解和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挑战赛道,从鼓励创新到揭榜挂帅、众包求解,进一步打开学生的专业前沿视野和行业认知格局,促进更多优秀学子投身船海领域创新实践。
大赛以2021年3月23日苏伊士运河“长赐号”搁浅事件为背景,基于中国船级社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开发的虚拟测试系统,设计高精度仿真测试场景,考察参赛选手的算法在狭水道对大型运输船舶的操纵控制能力。中国船级社科创试验中心主任蔡玉良希望,借助大赛吸引更多创新人才聚焦行业前沿问题,促进智能船舶测试验证技术迭代升级,切实推动我国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运发展。
本次大赛还利用上海交通大学(日照)智能船艇测试场积累的实验数据,设置了水面与水下智能感知的赛道,考察参赛选手的算法在实际海洋环境中识别目标的能力。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易宏教授介绍说,海洋装备的智能化转型发展,对船海学科人才创新实践模式提出了新需求,以大赛为平台,以数据为纽带,希望智能船艇“测试场”成为服务人才培养的“练兵场”。
“通过参加、举办大赛,也促进我们对船海学科教学体系的深入思考。”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主任薛鸿祥教授说,“在大赛中获得佳绩的作品,往往是由学生在船海学科知识基础上,借助信息、材料、能源等跨学科前沿技术,形成的创新解决方案。因此,革新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适应行业发展和变革的能力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经大赛评审组评审和审议、大赛组委会审批,共决出以《“深蓝卫士”基于视觉的智能岸艇协同打击系统》为代表的特等奖54件、以《多关节变速智能仿生鱼》为代表的一等奖111件、以《多功能海洋环境监测平台》为代表的二等奖16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