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这位冲上热搜的77岁宁波老教师,还有一个“上海心愿”

新闻

上海糖酒集团启动首届“好选+”惠享季 老字号创新基因重构消费体验 上海糖酒集团启动首届“好选+”惠享季 老字号创新基...

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璀璨启幕之际,上海糖酒集团以“好选+”惠享季为支点,首度整合旗下全品牌、全渠道资...

  • Hi 上海,广东早熟荔枝来了!

    5月13日,一场最甜蜜的对接会在上海滩成功举办。来自广东的第一批早熟荔枝,吸引了长三角地区近40家主流采购商带着大单来到现场。近年来,广东荔枝多次在上海举办推介活动,借助上海的味蕾丈量广东荔枝这一世界级...

  •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目 录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高管致辞 走进名流 公司简介 股权架构图 企业精...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

      4月22日,2025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由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指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监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

  • 烟台文成城堡:电影IP撬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文...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观影人次超3.5亿,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电影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烟台文成城堡凭借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群和《西虹市首富...

  • 颂经典,启华章 —— 2025博悦之夜

    3月26日,博思格镀面钢品中国以“颂经典,启华章”为主题,在百年经典建筑外滩三号内隆重举办“2025博悦之夜”活动。博思格中国区管理层和镀面钢品各位同仁与长期支持博思格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欢聚一堂,在黄浦江畔的璀...

财经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这位冲上热搜的77岁宁波老教师,还有一个“上海心愿”

发布时间:2022/04/26 教育 浏览:247

77岁的宁波奉化退休教师毛佰钧,60年前,也曾是“上海人”。

为了让疫情之下的上海“老乡”能够品尝到春天的味道,十天前,他和他的老伴,两位七旬老人,上山亲手挖笋300多斤,烧制成140多瓶油焖笋捐赠给上海。

最近几天,随着老人的故事广泛流传,不少人为之感动。

其实,这个把春意送给上海的宁波老教师,还有一个找寻17岁上海记忆的心愿。

原来,这位毛老伯在17岁那年离开上海。“这么多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是再回上海看看,一是再次走上讲台。”

77岁老人挖300多斤笋

最近几天,毛老师的故事被媒体广泛报道,一度冲上热搜。

今年77岁的毛佰钧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退休教师,也是一名50年党龄的老党员。

上海3月突发疫情一直牵动着毛老师的心,“我要为上海人民做点应该做的事情”。

当他得知有渠道可以把蔬菜送到上海后,老人第二天五点不到就起床,和老伴一起坐公交车到老家界岭,上山亲手挖了300多斤雷笋。

把笋运回家,毛老师又和家人及邻居一起,剥笋、洗笋、切笋,经过8小时土灶烤制,再装瓶、封口、杀菌,一直忙到深夜11点。

次日一大早,毛老师把140多瓶鲜嫩脆爽的奉化特产油焖笋,送到运送物资的负责人手中。

4月17日,这140多瓶油焖笋被随机放置在援护蔬菜包中,运到上海。接收到这批物资的上海慈善基金会,陆续将物资发放给上海闵行区新虹街道的社区居民们。

一直没忘的“乡情”

除了满载着春意的油焖笋之外,闵行居民还收到一封手写信,落款是“一位热爱上海的老人”。

“今年是我离开上海的第60个年头。上海始终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上海有着深厚的感情。”毛老师在信中写道,“虽然只是一瓶小小的油焖笋,但也饱含了我们对大家最真挚的问候,你们辛苦了!为你们加油鼓劲!”

原来,毛老师幼年随父母来上海读书生活。1962年,17岁的毛老师离开了上海,回到老家溪口界岭村。之后,成为了人民教师,扎根农村教育30多年。

“我17岁那年,离开上海的前一天,在南京路上走一了圈,跟上海告别……”“知道我要走,同学送给我书和笔记本,上面有同学的离别赠言……”

说起60年前在上海生活的往昔,77岁的毛老师眼神中满是怀念,他说自己只在上世纪80年代回到上海看过一次母校闸北中学,后来就再也没来过上海,但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第二故乡”。

“这么多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是再回上海看看,一是再次走上讲台。”在毛老师心中,还有未曾实现的夙愿,“我很想再回上海走走看,再和当年的同学聚聚,一起回望一下难忘的青春岁月。”

一起帮老教师圆梦

“毛老师,我来看您了!”4月22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校长胡培华一行来到奉化区溪口镇看望毛老师。

握着毛老师的手,胡培华激动地说,“我不能代表上海,我代表我自己,一个上海人,来看望您,谢谢毛老师对上海的深情厚谊。”

胡培华是祖籍宁波的上海人,退休后回到家乡工作。受疫情影响,从今年3月中旬一直未曾回到上海,心里非常牵挂,多次筹集物资送往上海。

一位是年少成长在上海,一辈子扎根宁波的退休老教师;一位是祖籍宁波,退休后从上海到宁波继续奉献的上海教育人。

两个人在奉化溪口江边,用上海话拉起了家常。

“我在上海虹口区,毛老师您当时在哪个区?”

“我在闸北区,闸北中学毕业。”

“虹口和闸北是贴隔壁,离得很近呦……”

了解到毛老师的上海情节,胡校长想帮毛老师找寻当年的记忆。

胡校长郑重地向毛老师许下承诺,“毛老师,我们帮您圆梦,等疫情过去,我们邀您去上海走一走,看一看,还要帮您找到昔日的同学,让您重温同学情!”

胡校长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是架在上海与宁波的一座桥梁,借助上师大优势资源在宁波创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的校园非常漂亮,我们的孩子活泼可爱,我们也邀请毛老师到我们学校看一看,给我们师生讲一讲!”

找寻60年前的上海记忆

然而,找寻60年前的上海记忆,并不容易。

因为年代久远,毛老师所述的闸北中学已经不在,老人手中也没有任何文字、照片。

这几天,胡校长已经行动起来,他多方查找资料。

据查证,原来,毛老师口中所说的闸北中学,就是现在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的前身。九十年代初,市北中学初高中分离,初中部和闸北中学合并,改名市北初。

毛老师当年的校友信息等更多细节,仍在查找当中。

胡校长说,“老人的同学中一定还有很多人健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毛老师找到一些他曾经的青春记忆。”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您了解任何相关信息,也可以留言给我们。

让我们一起帮助这位把春天送给上海的老教师,找寻他自己的青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