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spendin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消费 > 老字号以“品质”竞争预制菜新赛道

新闻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

  4月22日,2025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由上海市医疗保障...

  • 烟台文成城堡:电影IP撬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文...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观影人次超3.5亿,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电影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烟台文成城堡凭借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群和《西虹市首富...

  • 颂经典,启华章 —— 2025博悦之夜

    3月26日,博思格镀面钢品中国以“颂经典,启华章”为主题,在百年经典建筑外滩三号内隆重举办“2025博悦之夜”活动。博思格中国区管理层和镀面钢品各位同仁与长期支持博思格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欢聚一堂,在黄浦江畔的璀...

  • 参与一场《咖啡的觉醒之旅》,在咖啡冥想中激活自...

    日前,Discovery频道和越南中原传奇合作制作的新影片《咖啡的觉醒之旅》已经热映,影片的主要内容紧扣越南当地的咖啡文化,介绍从坚韧的罗布斯塔咖啡豆到咖啡觉醒之旅的完整体验,引入独特的咖啡冥想,用一杯越南...

  • 臭臭!体味可能让你丧失参赛资格?

    你是否曾想过,扑克桌上的“异味问题”竟然会成为赛事总监的一大困扰? 根据EV官网报导 (evpk1.com),近日锦标赛赛事总监 Matt Savage 分享了一个令全球赛事总监头疼的难题——如何应对选手身上的体味问题。 这...

  • 菁活植物活性水上市: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无缝...

    2025年3月18日,“菁活植物活性水新品发布会”在第一食品南京东路店四楼顺利召开。此次发布会以“菁萃天然 活力新生”为主题,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关键词,邀请各界专家、企业代表等50余位嘉宾,共...

财经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

老字号以“品质”竞争预制菜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2/07/25 消费 浏览:236

预制菜是这两年国内餐饮市场的热词。特别在当下,消费者外出就餐更谨慎,预制菜的市场潜力更为凸显。面对火热的市场,上海餐饮老字号纷纷涉足。豫园拥有上海老饭店、南翔馒头店、绿波廊、德兴菜馆、松鹤楼、宁波汤团等十多个老字号品牌,豫园文化饮食集团集合数家老字号的经典美食,推出预制菜品牌“真尝家”;新雅粤菜馆20世纪90年代涉足预制菜市场,如今预制菜营收占半壁江山,正围绕家庭厨房概念布局未来产品线;今年以来,杏花楼、沈大成等老字号产品以团购形式被送进社区,令消费者惊奇。

正热起来的预制菜市场,会成为上海餐饮老字号突围的新方向吗?

与年轻人建立更多链接

预制菜并不是新事物,多年来,酒店、餐厅都是使用预制菜的大户。尽管竞争激烈,今年仍有不少上海餐饮老字号进军与拓展预制菜市场。

“很多餐饮老字号担忧:再过20年、30年,消费者在哪里?”豫园文化饮食集团总裁助理张俊说,很多80后、90后消费者还是“认”老字号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可能是老字号的忠实消费者,他们小时候也跟着父母来过老字号,记忆还在。但再年轻一些的消费者,如00后甚至10后的消费者对老字号就没有太多情感记忆了。

一边要守住老主顾,一边要吸引新的年轻消费者。上海餐饮老字号想借预制菜市场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更多链接。“通过便捷的互联网渠道购买,品尝老字号预制菜,可能会引起年轻消费者对这份老味道的兴趣,加深与老字号的情感链接,也吸引他们更多地到店消费。”

这条路也确实走得通。一些数据显示,年轻消费者正成为预制菜的消费主力军。南京东路上的新雅粤菜馆,在门店与线上都销售预制菜。“我们到店的消费者年龄层次相对高一些,但线上消费者的年轻化趋势却非常明显。”新雅营销策划总监毛勇亮出一组数据:3年前,线上购买新雅半成品的消费者年龄层集中在40岁到50岁及以上;但去年以来,30岁到35岁的消费者占了大头,20岁到30岁的消费者占比在快速上升……“近年来,消费者对半成品的接受度逐渐高涨。今年上半年,消费者在家做饭频次多了,新雅半成品需求量增速明显。”

尽量“还原饭店的味道”

“机器的标准化生产,会不会让菜肴的口味大打折扣?”很多消费者对预制菜会有这样的疑惑,就连一些老字号传承人也担心:预制菜会不会“砸”了老字号的招牌。记者采访的几家上海餐饮老字号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考量。

“餐饮老字号能被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传承,背后支撑的是品质。进军预制菜市场,品质还是最核心的追求。”张俊说。“真尝家”的预制菜生产车间有几条“冷链隧道”,加工好的菜品从一端进入“隧道”,约30分钟后,从另一端出来的,就是中心温度达零下18摄氏度的冷冻品。“食品急速冷冻的技术相当成熟,它可以锁住菜品绝大部分的风味。”

当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决定预制菜品质的可能就是细节了。豫园饮食旗下的百年老店德兴菜馆有道经典点心——鲜肉包子,经久不衰。“这个包子咬下去,会涌出一股汤水,是独家调制的酱汁。”张俊说,德兴菜馆的大厨与工厂技术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机器实现不了这种汤水饱满的效果。他们尝试了很多办法,后来在流水线上增加了一道工序——派工人对包子的皮进行手工“干预”。机器+手工,最终让从流水线上下来的肉包锁住了酱汁,基本还原了饭店里的味道。

除了工艺讲究,菜品味道与食材品质也有很大关系。新雅的经典名菜新雅滑虾仁,堂吃与预制菜都排进了销量前三。新雅滑虾仁的主要原料是河虾仁,新雅采购的河虾仁鲜嫩有弹性。

不过,几家餐饮老字号负责人也坦言:预制菜的口味目前还做不到与饭店刚刚出锅的菜品一模一样;但老字号在努力尽可能“还原饭店的味道”。

价格竞争的前提是品质

评价老字号品牌创新是否成功时,有一个问题常被提起:它能不能走出上海,覆盖长三角乃至全国?老字号的预制菜“走出去”就代表成功了吗?上海餐饮老字号并不这么看,它们甚至并不想“走出去”。

“菜品往往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如上海人喜欢的肉粽子,很多北方消费者就接受不了。能走向全国的菜品大多经过改良,且生产过程非常标准化,如鱼香肉丝、酸菜鱼,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接受这些菜,很多预制菜企业也都能加工。老字号预制菜的赛道并不在这些已非常标准化的菜品上。”张俊说。

几位老字号负责人说,老字号推出的预制菜,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首先要将多年传承的经典菜做好,品牌做响。在做好经典的同时,再琢磨如何创新。

绿波廊有道菜品叫青花椒黑鱼片,偏酸辣口,不属于传统的上海菜,是“掌门人”陆亚明带领团队研发的,也是绿波廊这几年点单量排入前10位的菜品。这次,青花椒黑鱼片也被作为预制菜推向市场。

新雅粤菜馆的半成品中,销量最高的蚝油牛肉与新雅大虾仁两道菜,成名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半成品卖了20多年,还是“经典”,在线上线下的销量遥遥领先于其他菜品。做好经典的同时,新雅也在创新更多品类。“目前我们的半成品有40多款,涵盖了经典粤菜、江浙菜、川菜和鲁菜等。我们对预制菜的设想,从家庭厨房概念展开,产品类目从菜肴拓展到菜、汤、点心,涵盖家庭餐桌对产品的各种需求。”毛勇说。

当市场转为红海,残酷的“厮杀”就会显现。今年以来,预制菜市场呈现出一定的低价竞争趋势。一位老字号负责人告诉记者,总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们家的牛肉预制菜比其他人家贵几块钱。这位负责人说,是因为选用的牛肉部位不同,筋少肉嫩,口感更细腻,成本也要高一点。即便老字号的牛肉预制菜口感更好,但消费者更多关注的往往还是价格的差异。“品质是老字号长久不衰的法宝。无论价格竞争多么激烈,老字号都要有定力,坚守住品质的底线。”这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