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沪企自主研发生物制气将绿废变可用能源,为碳排放负增长开辟新路

新闻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打造绿色科技新地标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

继主体结构封顶取得突破后,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再传捷报。近日,项目幕墙工...

  • 人民城市的温暖答卷,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签订土...

  • 以党建之力,兴强企之业,构建“浦江潮生4个+”工作...

    东孚上海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以“两个维护”为统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运用“浦江潮生4个+”党建工作模式,保障了各项重点任务...

  • 创新科技赋能设计美学,2025华为鸿蒙智家设计大赛...

    AI技术的浪潮下,“空间智能化”在家居场景中持续渗透及应用,通过兼容性、技术力、感知力,让设计师借助其力量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情感丰富的空间,从而开辟出新的空间场景设计新思潮。 为推动空间智能化在...

  • 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起幸福人居坐标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

  • 保乐力加中国发起“为了TA,不酒驾”公益活动 倡导...

    2025年5月23日,上海——在“5·25”交通安全宣传日与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之际,国际知名进口烈酒与葡萄酒集团保乐力加在倡导“理性欢聚”上又有新动作。今日,保乐力加中国宣布发起以“为了TA,不酒驾”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

财经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沪企自主研发生物制气将绿废变可用能源,为碳排放负增长开辟新路

发布时间:2022/03/11 新闻 浏览:293

上海嘉定外冈一建材科技企业很“绿”。该企业两个生产基地所用热能,竟全部来自绿化废弃物——细碎废枝条,企业一年消纳3.2万吨细碎废枝条,“吐出”生物质燃气4.8万立方米,可生产蒸汽6万余吨。根据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测算,该企业所使用的生物质燃气,若转换为标煤,一年约1.1万吨,这几乎与上海两家市级“能耗大户”的用量相当。

零污染处置绿废形成闭环

据了解,这家建材企业生产的新材料地板产品主要出口欧美,产品在黏合、热压与定型过程中,需用到大量蒸汽。过去,企业所用蒸汽主要靠天然气烧锅炉产生。5年前,该企业与合同能源服务商恒俊泰新能源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后者通过自主研发的生物制气技术与装置,向建材企业提供蒸汽,建材企业由此省下购买天然气的成本以数百万元计。而恒俊泰公司的能源原料均来自上海郊野公园、城市公园、行道树、住宅小区等人工修剪或自然剥落产生的绿化废弃物。

恒俊泰总经理林肖俐介绍,上海每年产生的绿化废弃物在100万吨以上,其中70%为较粗壮的树干和树枝,可加工制作为木条、人造板材等,因此常被争抢。但剩余30%的弱小纤细枝条树叶,被认为几无回收利用价值,基本无人问津。这些枝条树叶若自然堆放,会氧化成二氧化碳,增加碳排放,或还原为天然气即甲烷,因未进行有效收集和使用,产生的温室效应危害往往数十倍于二氧化碳。当然,也有人会悄悄烧掉,不过“直烧”模式会冒黑烟,同样污染空气。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秘书长蔡智刚告诉记者,那些“直烧”小锅炉散落于郊外,屡禁不绝,很长一段时间因缺乏零污染处置绿废的有效方法,难以形成闭环。

因此,当上海出现将绿废视作宝贝的公司,蔡智刚颇感惊喜,但又觉不可思议。在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后,他感到,这一新模式有戏。

据介绍,恒俊泰公司专门投入了大量机械、车队及数十人团队,在嘉定、青浦、杨浦及浦东新区的林业与养护部门等绿废产生大户定点回收。但后续如何能源化是个技术活。建材企业腾出部分场地,由恒俊泰公司投入专业的生物质气化炉等工业装置,将树枝最终气化为具有热值的燃气,锅炉排放指标均达标。

企业主动减碳才能掌握主动

根据上海市经信委印发的《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上海碳排放强度将持续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5%。这就倒逼企业必须落实技改措施,率先主动减碳企业以及积极转型为绿色乃至零碳工厂的企业才可能掌握主动,实现稳定生产。

林肖俐也明显感到,“双碳”目标下,像恒俊泰这样的新能源公司愈发吃香了。在政府端,嘉定区相关部门和外冈镇对于这种“生物质气化”新模式非常支持。在企业端,已有不少亿元以上规模的日用品、快消品生产企业提出了合同能源管理需求,尤其近期天然气价格有所上涨,这让企业的减碳乃至零碳需求更迫切。

绿废生物质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范畴,尤其是上海的绿化枝条废弃物生生不息,总产出量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刨去那些“香饽饽”粗枝条,上海每年至少可产出30万吨细碎废枝条。据测算,如果能将这些本地绿废“吃干榨尽”,有望覆盖20家以上市级重点能耗企业,为上海碳排放负增长开辟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