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公务员招考热度不减,年轻人“考公”更看重什么?

新闻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目 录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

      4月22日,2025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由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指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监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

  • 烟台文成城堡:电影IP撬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文...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观影人次超3.5亿,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电影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烟台文成城堡凭借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群和《西虹市首富...

  • 颂经典,启华章 —— 2025博悦之夜

    3月26日,博思格镀面钢品中国以“颂经典,启华章”为主题,在百年经典建筑外滩三号内隆重举办“2025博悦之夜”活动。博思格中国区管理层和镀面钢品各位同仁与长期支持博思格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欢聚一堂,在黄浦江畔的璀...

  • 参与一场《咖啡的觉醒之旅》,在咖啡冥想中激活自...

    日前,Discovery频道和越南中原传奇合作制作的新影片《咖啡的觉醒之旅》已经热映,影片的主要内容紧扣越南当地的咖啡文化,介绍从坚韧的罗布斯塔咖啡豆到咖啡觉醒之旅的完整体验,引入独特的咖啡冥想,用一杯越南...

  • 臭臭!体味可能让你丧失参赛资格?

    你是否曾想过,扑克桌上的“异味问题”竟然会成为赛事总监的一大困扰? 根据EV官网报导 (evpk1.com),近日锦标赛赛事总监 Matt Savage 分享了一个令全球赛事总监头疼的难题——如何应对选手身上的体味问题。 这...

财经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

公务员招考热度不减,年轻人“考公”更看重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02 教育 浏览:197

20余省份2023年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日前结束。多省份扩大公务员招录计划,招录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和基层一线进一步倾斜。梳理近年来招录和报名情况可见,公务员考试热度高居不下,国考、省考连年扩招,报名人数不断增长。

“公考热”如今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届年轻人赶考,看重的还是“安稳”和编制吗?

走上“考公”之路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发布的消息,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相比2022年计划招录人数增加了18.7%。这也是国考招录连续第四年扩招。

陈锦是这百万“考公大军”中的一员。

她今年27岁,2022年6月在武汉一所双非一本院校拿到了研究生毕业证书。此前,陈锦已经参加了2022年国考、湖北省省考和武汉市的事业编考试。

考试接连失利,看到身边的同龄人不少都已就业,工作没有着落的她不免有些焦虑。父母劝她不如继续备战公考,“毕竟,这份工作各方面还是比较稳定的。”父母说。

思考再三,陈锦决定脱产备考,走上2023公务员赴考之路。新闻学专业出身的她,选择了武汉某海事局的基层岗位,“去年是应届生,报的岗位是税务局的,岗位多但是竞争激烈。今年这个岗位和专业也没有太大关系,但是竞争较小,报考限制也少。”

1月8日,2023年国考开考,陈锦再次坐上国考考场。这一年有152.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78.3%,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1:1。

对于竞争比,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向中新网表示,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叠加,就业相对较难,考生越来越珍惜考试机会。“如果说从前的许多考生备考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那现在则是‘破釜沉舟’的决心,因而更全力以赴地进行备考。”

从地方招录来看,2023年多地省考也有扩招。其中,甘肃2023年计划招录4249名,较2022年增长约79.7%。

兰州的考生魏木南结束了2022年12月底的研究生考试,就准备在2月25日再上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的考场。25岁的她已参加了三次考研,一次省考和一次事业编考试。

魏木南记得,在考研结束那天下午,随着视觉艺术的专业课考试结束铃声响起,魏木南就知道,自己这次可能又要遭遇“滑铁卢”了。

“考的时候就觉得发挥不好。所以接下来的重心还是就业吧,省考和事业编都再试一次。”魏木南准备报考兰州市某单位的基层行政岗和事业单位的网络广播电视岗。

为什么选择考公?

在专家看来,魏木南的选择不无道理。

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刘有珍认为,近年来无论是国考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都在扩招,尤其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有诸多利好,同时竞争也比较激烈。加上考研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很多考生也会考公、考研多手准备。

选择再次加入公考大军之前,陈锦了解了近年来招录的变化与政策,也反复问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

她熬夜读过一些讲述相关工作的书籍,浏览过许多篇公务员话题的帖子,想要了解公务员的工作究竟什么样。

“我参加了这么多政策性岗位的考试,和专业、理想关系都不大,那我是不是只是为了一张录取通知书呢?”陈锦说。

31岁的马扬在2014年离开大学校园,在更换了多个工作之后,他还是选择继续试试公考,求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

正式工作之后,他说:“其实这份工作和其他岗位没有什么太大不同,有人奋斗也有人懈怠。相较而言,公务员具体工作要求更细,基层岗位面对的社会情况也比较多样。”

刘有珍也指出,近年来公务员招录虽然不断扩招,但从招录公告来看,各层级单位对人岗匹配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细化了专业要求。

对于大学生毕业后是否应该选择考公,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向中新网表示,考生在选择之前,应该考虑清楚自己是否能够适应具体单位或岗位的环境,同时思考这份工作是否能够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期望。

“公务员所处的是一个复杂的行政系统,在不同地区、类型和不同层级党政机关中工作的公务员的工作要求以及所处的工作环境实际上差别很大。”刘昕指出,事实上公务员工作较为繁杂,一些突发情况应对起来并不轻松。

现在的考生,选择公务员看重的是什么?

谈及原本的理想职业,陈锦说,自己儿时起就对大自然的动植物很感兴趣,“刚毕业的时候,家里有位阿姨问我想去哪里工作,我就开玩笑地说动物园或者农场,她听完就笑了。因为没有具体的规划,了解的也不深入,在很多人看来,这确实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而在了解更多公务员岗位情况后,陈锦则认为这份工作或许可以成为锻炼自己的机会。

“公务员是对接群众和政府的一线联络员,工作确实会比较繁杂,但对于我这样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份生活的肥料,能够帮助我更深入了解社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希望在考上公务员之后不断提升自己,将基层工作的经历作为素材,帮助她进一步了解更多领域的情况。

钱玉英也指出,从前,固定编制和薪资待遇是多数考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时考虑的两大因素。现在,随着全国公务员福利待遇、管理模式等改革,部分岗位可能由终身制变为合同制。

“所以,现在的考生看重的不仅是安稳,还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与职业发展前景。”钱玉英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