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两路10千伏“绿色通道”直送上海东站,接电提速20%
3月25日,上海市重大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项目开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收到项目用电申请商办函后,仅用时64天就完成了全部两路10千伏临时施工建设用电送电,比同等体量临时用电接电提速20%。 上海...
-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体和22名先进个人加入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的阵营,又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在时光里定格,又有一群可爱的老兵走...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财经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呈现回稳向好趋势。 根据公报披露的数据,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
沪民营企业小作坊起家 终成国际品牌”优秀工厂”
发布时间:2023/01/29 新闻 浏览:17
永太280万件高档西服零次品零投诉零延期,500人的工厂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小作坊起家,终成国际品牌“优秀工厂”
民营企业永太身上充满了矛盾:一家从金山乡间起步、至今仍在原址的制衣厂,现在已成为国际品牌优衣库的优秀工厂,产品销往25个国家和地区;疫情以来,全球需求下跌,永太的产量却在逐年上升;作为一位企业家,永太当家人李长虹却说,他不怎么关心利润。
上海永太服装金山有限公司坐落在金山区朱泾镇,由李长虹于1997年创立。当时35个人的小作坊,如今已扩大到500人,年产西服140万件,男式西服生产量位居上海之首。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永太今年做到了“三加一减”:产值加、税收加、员工收入加、企业成本减。
一个初中时即因贫困辍学的农家子弟,之所以闯出了一片天,李长虹说,靠的是好客户、好员工,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好产品。他说:“连续两年,我们的产品质量零投诉、交货零延期。”
好客户、好员工、好产品,造就了永太今天的成功,而李长虹对成功的定义又有些与众不同。他反复说:“永太不是把利润放在第一,而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2020年,永太捧回了全国文明单位的奖章。如果顺着“社会效益”的初衷去理解,永太身上许多矛盾的事情就显得顺理成章。
永太与很多服装企业的一大区别在于,公司为所有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对那些已到退休年龄但还没缴足15年公积金的员工,永太还会续聘,直到缴足。永太认为,只有对员工好,把员工视为亲人,员工和企业的目标才能一致,工作才会更主动。
因为职工的幸福感增强了,人员队伍也就更稳定了。永太的员工91%来自金山区朱泾镇本地,每年离职人数不到10人。员工满意度高、工作稳定,产品质量得以提升。
产品质量是永太与优衣库合作的基础。2020年、2021年,永太出品的280万件高档西服零次品、零投诉、零延期,被评为优衣库优秀工厂(全球仅6家)。因此,公司往往能优先获得优衣库订单。今年,因为市场原因,男装订单减少了15万件,但永太额外获得了20万件女装订单作为补偿。
“永太只做优衣库这一个客户,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担心吗?”记者问李长虹。他回答:“只要你的产品过硬,客户是不会让你没钱赚的。”永太和优衣库合作10多年来,建立了彼此信任、依赖的关系。服装的颜色、面料、设计都会协商完成。其实,除了为优衣库代工时装,李长虹还在筹划进军工作服、警服等功能性产品,将产线多样化。
一个500人的工厂,规模不算大、产业不算新,为什么能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归根到底还是李长虹说的“社会效益第一”。生于朱泾、长于朱泾,李长虹记得社会对他的帮助。17岁时,父亲去世,他离开了学校,进大队服装厂打工,因为个子矮,脚下要垫两块砖。他说:“那时候家里是特困户,过年的100块钱还是朱泾乡里解决的。”如今,闯出了名堂的李长虹每年组织爱心助学活动,先后捐助5名困难学子完成学业,帮助18户贫困家庭渡过难关。2014年以来,公司旗下的广缘大酒店零利润面向全镇60周岁以上老人推出了爱心助老送餐服务,目前已经累计配送助老餐25万份,被评为“上海市和金山区群众最喜爱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去年上海疫情期间,公司为朱泾全镇各村居核酸采样点的医护人员、防疫工作者、志愿者配送盒饭,累计35万份。
李长虹说:“我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人,现在这样很知足。我办企业、做公益,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社会多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