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两路10千伏“绿色通道”直送上海东站,接电提速20%
3月25日,上海市重大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项目开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收到项目用电申请商办函后,仅用时64天就完成了全部两路10千伏临时施工建设用电送电,比同等体量临时用电接电提速20%。 上海...
-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体和22名先进个人加入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的阵营,又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在时光里定格,又有一群可爱的老兵走...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财经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呈现回稳向好趋势。 根据公报披露的数据,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
零碳征程,这家绿色科技企业领航零碳新工业
发布时间:2023/01/10 新闻 浏览:28
一台台高耸的风电机矗立于延绵的高原戈壁,源源不断地把风能转化为工业的绿色动力,在中国正北方,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地内蒙古鄂尔多斯。目光沿着地图一路南下,为这些低碳新能源应用场景策源的核心,来自上海——远景科技集团。
在如今全球普遍参与的能源转型过程中,以远景科技集团为代表的绿色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
2007年,远景入局风电产业,2009年推出了业内首台低速风机,实现了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从0到1的突破,也因此成为行业黑马,在全球市场与GE、维斯塔斯等老牌企业一争高下。2018年,远景收购日产集团旗下的动力电池企业AESC,正式进军电池领域。2017年,远景智能落地新加坡,并于次年成为新加坡政府科技局的合作伙伴,为其“智慧国家”计划提供AIoT平台技术。
在布局新能源体系、推动新能源革命之后,远景当下将发力点聚焦于布局零碳新工业体系。这一应用,就是上述所说——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打造绿色新工业体系
眼下正热的碳中和变革,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更是一个工业体系重大的变化,“全新的绿色工业体系,从本质上,就是为了保护环境,让人与万物协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曾如是说。
“零碳产业园将成为我们实现可再生能源生产与产业能耗相结合的关键,将成为绿色产业革命的基础设施要素。”张雷说,未来十年,远景计划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每年为地球减碳10亿吨。
如今,张雷对远景的愿景是绿色能源系统的集成者,绿色新工业体系的赋能者,绿色新工业体系的平台型企业,“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现在才刚刚起步。”
鄂尔多斯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保障基地,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六分之一,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当地加快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开工新能源项目1500万千瓦,预计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50%。
2022年上半年,远景与鄂尔多斯市共创的零碳产业园落成,打造了零碳产业园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新型电力系统、基于国际标准的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张雷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让零碳产业园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的议案。张雷认为,双碳转型的主要目标和思想就是“先立后破”,其中关键是“先立”,通过在西部大力发展零碳产业园,促进绿电本地消纳,培育新工业体系,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正是这一思想的实践,集成了绿色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基础单元,每年能为当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亿吨,创造千亿元产值,有助于中国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
远景打造的零碳产业园模式,不仅推动产业链和工业体系升级,还将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摇篮、平台和基石。
远景碳管理业务总经理孙捷认为,企业生产发展需要能源,而未来清洁能源主要由风和光产生。所以风光资源丰富、能够发展工业的地区成为零碳产业园落地的最优选项。在孙捷和他的同事们看来,能够成功在中国的鄂尔多斯先行先建零碳产业园,不仅仅是当地社会经济转型低碳发展的强烈意愿驱动,还是远景通过科学创新在创造工业零碳转型的“中国样板”,并影响世界。
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打造过程中,远景先后邀请国内国际标准化研究权威机构,同步制定全球首个零碳产业标准。基于在鄂尔多斯的成功实践,远景正在全国和全球推广和落地零碳产业园,正陆续在英国、西班牙等国家落地,为当地可持续经济、就业、环境带来深远影响。
试想,在未来全球的零碳产业园如果统一参照执行中国首发制定的建设标准,又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扎根上海,面向全球
远景智能作为远景科技集团旗下专注于提供数字化技术和低碳化方案的公司,其研发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已连接管理了超过2亿个智能终端设备和超过500GW的能源资产。2019年,远景智能作为首批入驻张江人工智能岛的创新企业,在张江物联创新中心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
如今,远景智能不仅正在帮助新加坡“智慧国度”打造“数字底座”,还在为全球超300家一流企业提供低碳与数字解决方案,包括英国石油公司(BP)、荷兰的壳牌(Shell)、法国道达尔(Total)、微软(Microsoft)、耐克(Nike)、汇丰银行(HSBC)、法国电力公司(EDF)、泰国石油化工企业(PTT)等全球知名企业都正通过EnOS系统进行数字化与可持续转型。
远景智能物联创新中心专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同时,远景智能在张江科学新城的“未来公园”人工智能示范区打造的“未来智城”中心,展示了覆盖智慧城市操作系统、能源、交通、楼宇社区、工业园区等场景的智能应用。
落地上海,不仅仅为远景智能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其在低碳领域的商业应用场景。
远景与星巴克中国开展合作,为星巴克提供端到端的智能物联(AIoT)技术解决方案和能碳管理服务,基于EnOS将门店内的各类用电系统、用水及滤水系统、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空调系统进行物联接入,实现店内四大类20多个设施设备的实时监测、定时开关及智能远程控制,助力星巴克中国的数十家门店实现节能降碳。去年,星巴克在上海开出首家向绿工坊,正式推出“绿色门店”认证体系。每一家通过认证的绿色门店,相较2019年一家同等的普通门店,每年预计将减少约10.57吨的碳排放量、约301.7吨的用水量。目前,星巴克绿色门店已陆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等地开出。
勃林格殷格翰(BI)是一家致力于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医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有制药企业,位列全球制药行业20强。上海张江工厂是BI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生产中心之一,而张江工厂碳中和项目也是公司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重要试点项目。
2022年4月,勃林格殷格翰与远景签订合作协议。远景作为零碳技术伙伴,为BI零碳转型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4个月后,在双方努力下,中国制药行业首家碳中和工厂终于进入大众视野。
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与远景智能合作,安装了行业前沿的远景方舟能碳管理系统,利用AIoT的方式实时管理工厂的用能及碳排情况。
方舟能够把各类表计设备、减排举措信息等全部接入智能物联平台,准确、实时地完成各类能源设备的碳排放数据以及碳减排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形成明明白白的“碳账本”,让碳管理系统化、可视化及常态化。此外,方舟还为碳中和项目的总体规划和监督落实上设定了明确的执行路线图、时间表和KPI评估指标,以密切跟踪脱碳全进程,帮助勃林格殷格翰张江工厂顺利实现碳中和。
以“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为使命,远景致力于推动风电和储能成为“新煤炭”,电池和氢燃料成为“新石油”,智能物联网成为“新电网”,零碳产业园成为“新基建”,同时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远景正在从上海走向世界,用中国智慧助力全球零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