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心手相连守望相助 社会各界“双向奔赴”支援金山保供抗疫

新闻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 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即交付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 北京重卡首台车...

3月28日,中国首个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暨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仪式在北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举行。...

  •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宝山4个项目获上海产学研合...

    第十四届“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日前揭晓并颁奖。在各区及相关市级部门选送的200余个项目中,有4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宝山区4个产学研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海隆石油...

  • 居民“办事”不出小区!上海首个区试点个人政务远程...

    3月29日,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个人政务服务?记者从静安区获悉,该区在全市首个试点的“静邻帮办”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目前已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246个居委会。132项个人政务事项,...

  • 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开展首日,白马馆人气爆棚 签...

    3月28日,2023春季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引领2023年全国时尚潮流新趋势,为服装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作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携手众...

  • 上海:倾听“青春合伙人”的金点子

    很多上海年轻人,都乐于向政府部门提建议。来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该办公室成立两年来,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超过16万条,其中投入到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建议中,80后、90后所提建议占比超五成。 ...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3 月 24 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3 年“结合医学”养生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本领域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云集,从音乐、茶...

财经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创产业为什么强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

2022年上海文创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约13%,文创从业人员人均产出达170万元,凸显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活...

  • “京沪携手”,闵行在北京牵手“新伙伴”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会同闵行、虹口两区投资促进部门,在北京开展“双城合璧共创未来”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近200家在京企业...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心手相连守望相助 社会各界“双向奔赴”支援金山保供抗疫

发布时间:2022/04/19 新闻 浏览:63

上海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以各自方式驰援上海。

沪浙一家亲,“邻居”直送物资

4月12日一早,枫泾镇新新村党总支书记俞国华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国华,听说你们最近物资保障有缺口,我们通过镇上联系到了平湖市新埭米业有限公司,等会给你们村送2吨大米过来”,来电正是新新村的“邻居”,平湖市新埭镇旧埭村党委书记李国强。

“其实也没帮上什么忙,一点绵薄之力。”李国强说。新新村和旧埭村一衣带水,彼此接壤,百姓亲睦,两个村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3月以来,上海的疫情牵动着“邻居”的心,此次旧埭村捐赠的大米将发放至新新村80岁以上老人手中。

据悉,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节,后续新新村将通过旧埭村做好农用物资以及其他生活物资的“代购”工作,保障好村民的物资需求。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在党建引领下,共同守护边界道口、共解百姓生活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阶段,“G320三镇三联”一直在互通有无,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亭林镇为枫泾镇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了1000份意大利面;而枫泾镇也将1500份粽子回赠于亭林镇,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兄弟街镇的互助守望之情。

心手相连、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袋袋大米、一份份面条,传递的不仅是餐桌上的温暖,更见证了“兄弟间、邻居间”浓浓的情意。

扶贫助农、保供抗疫两不误

采摘、打包、装车……近35吨的晚橙从重庆市云阳县出发,跨越1300余公里,于4月17日上午顺利抵达金山区朱泾镇。

这场千里之外的奔赴,缘起于村民一次无意间的感慨。“蔬菜和肉都不缺,就是很久没吃到水果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朱泾镇待泾村做志愿者的爱心企业家张兴川听到后,立即想到了自己的老家云阳县,此时正值晚橙的盛产季,但由于受疫情影响,出现了滞销现象,而金山市民当前对水果的需求量较多,两者正好可以互补互助。

“我们老家的山区适合果树生长,农民主要靠种橙子为生,今年的特殊情况,使得优势变成了劣势,当地老百姓心里也特别着急,果子成熟了不能等,留在树上还会影响下一批的生长。”张兴川说。

于是,在张兴川的牵线搭桥下,上海金山朱泾与重庆云阳顺利“牵手”,一场扶贫加抗疫的爱心接力就此展开。1740箱大而饱满、汁多味甜的晚橙在历经30个小时后抵达朱泾镇。

随后,朱泾镇积极协调,以平价出售的方式,向金山区各兄弟街镇“点对点”运销对接,目前一部分晚橙已分别运往山阳镇、漕泾镇、高新区;另一部分也将在朱泾镇集采集供平台上架,供市民采购。

此外,张兴川还个人出资购买了500箱晚橙赠予朱泾镇。这批物资将送到公安、医务人员、志愿者等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和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困难群众手中。

千里驰援的双向奔赴,既帮助农民解决了水果滞销难题,也支援了金山保供抗疫,为两地增添了全面战胜疫情的底气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