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平价头等舱!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
“这个怎么领?”“给我来一杯美式!”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户外一辆硕大的白色汽车引人瞩目,旁边的咖啡档口也是人来人往——这是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所举办的送咖啡活动。 游客在现场参加活动 2022年,曹操出行...
-
上海医大医院眼科「OPT干眼治疗开放日」活动圆满结...
5月21日,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与美国科医人激光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OPT干眼治疗开放日在医大眼科举行。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主任陈超丽,科医人激光有限公司代表及部分康复患者参加。 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520特别联动音乐剧《剧院魅影》中...
(5月20日,上海)梦之乐章,华丽启幕,传奇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登陆申城,作为沪上高端生活方式风向标,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携手《剧院魅影》中文版特别联动,在520将现场化身华丽剧院,为广大消费者和粉丝...
-
深圳: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东春接受采风行媒体团采访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深圳市人社部门落地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
-
第27届美博会即将开幕 香水霸主颖通带来多元新潮亮点
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下简称“美博会”)将于5月12日-5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美博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贸易展会,吸引众多行内人士汇聚于此,共同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为美妆产业焕...
财经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
用收税大数据帮企业“牵线搭桥”的“云链通”再升级,...
近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税务机关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加快了示范区税收大数据助企的步伐。 税务云链通项目最初发起于2020年疫情期间,税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
-
上海杨浦:打出人才组合拳 攀登双创新高峰
4月7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战略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杨浦区GDP总额达到2076.9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
疫情“大考”中讲好中国故事,这位老师被中外学生赞为“大家长”
发布时间:2022/03/19 新闻 浏览:185
全市齐心抗击疫情的上海,大学校园正处于闭环式管理下。在华东师范大学,为了让中外学生共同度过“非常时期”,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党委书记黄美旭“逆行”上岗,搬进了宿舍,作为学院中外学生心中亲切热情的“大家长”,连续坚守在高校抗疫第一线。
“这是我应该履行的责任和担当。面对疫情这场‘大考’,我一定要和学生们在一起。”黄美旭表示,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共有留学生1116人,占全校留学生比例60%以上。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前,华东师大每年的留学生总规模达6000余人。因长期从事留学生工作,黄美旭有着很强的外事敏锐度和丰富经验,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留学生安全维稳工作做出统筹部署,心中一盘棋、眼中有问题、手里有办法。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到岗后,黄美旭迅速安排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与国际教育中心建立沟通联动机制,掌握所有在校生动向,梳理核实“应在校”、“实际在校”学生名单。“包括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书记王志、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金丽君等在内的党员同志,也选择了留守在校内,我们迅速集结成一支战斗团队。”黄美旭说。团队一起前往宿舍看望中外学生并全面排摸在校生情况,同时积极了解“应在校却不在校”的学生情况,确保每个人在校外有安全居所。
目前华东师大在校留学生共308人,由于学校留学生类型多、居住地分散,加上部分留学生语言水平有限,排查工作难度不小,但黄美旭深知,精准的数据是防控的基础。她一再和团队成员强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核准每个学生类别、各个条块的学生数据,“要尽一切办法联系到所有同学,一个都不能少!”
在黄美旭的带领下,团队号召全院师生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就摸清底数,解读防控政策,督促学生核酸检测,风险区排查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周密部署,确保整个学院抗疫工作的管理系统高效运转、责任到人。
一个都不能少
在落实应检尽检的过程中,黄美旭带头,以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确保万无一失。团队成员逐一给留学生打电话,其中一位学生经过先后近10个电话,才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核酸检测。
在收到完成核酸人员名单后,黄美旭又亲自参与到未做核酸人员的一对一联络筛查工作中。“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全员核酸检测,就是一个都不能少!”有一次偶遇一名留学生,她便询问其是否已做过核酸。尽管学生告知已完成,她又多问了一句“你是哪一天做的核酸”,经过详细交流后才发现,这位留同学还未完成第二轮核酸,于是便提醒她马上前往检测点。当得知部分留学生无法在健康云APP上进行实名认证一事后,她立刻收集相关信息,向上级部门反馈问题,同时主动联络借鉴同行经验,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大方便了留学生核酸检测,为基层工作人员排查工作带来了便利。
做学生最坚强的后盾
“哇,黄老师,你来了,真是太好了!”当学生们看到黄美旭搬进留学生宿舍时,惊喜地说,“黄老师来了,我们就有安全感了。”入住宿舍后,她便开始对留学生进行走访,主动关怀,答疑解惑。每天晚上结束工作后,她会到公寓的公共空间,和学生们一起谈心聊天,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她主动添加学生们的微信,告诉他们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给她发消息。“黄老师,现在还可以点外卖么?”“老师,我们需要一点口罩和消毒用品”……每一个来自留学生的诉求,黄美旭都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
“每次在宿舍走廊里遇见黄老师,她总是问我们有没有做完核酸?有没有按时上课吃饭?”来自南非的留学生杨楠说,“得到老师们的悉心照顾,我们在校园里不孤独,更不焦虑。”
“学生的问题就是我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做学生最坚强的后盾。”多年来,时刻心系学生已成为黄美旭的一种习惯。她的朋友圈里有已经数不清的世界各地地留学生校友、在校生和新生,学生们喜欢与她分享自己学习、生活、工作或者家庭的喜怒哀乐,而黄美旭也为此感到“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考虑到留学生可能会因语言障碍、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无法理解学校的管控模式而产生负面情绪,尤其是校内还有不少刚刚从境外返校、已经被隔离了一个月的新生,黄美旭牵头组织了宿舍楼层长以及在校留学生代表座谈会,为大家全面深入解读学校的准封闭管理模式及政策。同时,她团结一切可能的力量向留学生做好解释与疏导工作,同时鼓励他们多挖掘自身的特长,增进交流,探索疫情下封闭式校园生活的健康方式,建立互帮互学机制,共同提升。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Adelina是留学生公寓的一名楼层长,“我认为这是一份需要担当与负责任的重要工作,要让同学们在保证正常学习生活的同时感到安心。”
为了保障留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国际教育中心还推出了线上短视频活动,鼓励同学们发掘疫情防控下不一样的中国。来自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哈布尔分享了他在校园封闭管理期间的经历:“课余时间,我带领新同学们参观美丽幽静的校园,在宿舍里练习书法,朗诵中文诗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味到了中华文化的精妙,都想尽可能地多学习中国文化,并传播回自己的国家。”
发挥留学生主体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留学生在校园疫情防控中的主体作用?这是黄美旭一直思考的问题。亲身参与校园抗疫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因突如其来的封闭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疫情防控制度和治理体系。在黄美旭的推动下,留学生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顺利建成。这支留学生队伍在防控宣传、秩序维护、学生帮扶、落实核酸检测工作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增强了留学生对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融入感。
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尹慧舒深刻感受到了华东师大的温度、力度与热度。“遇到问题时,国际教育中心的老师、宿管阿姨、楼长和层长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我们。此外,留学生公寓的微信群也变得非常活泼,大家都在互相帮助、共同守望。昨天有几个同学们将零食带到一楼,分享给其他同学直接领取,很庆幸我是这个温暖大家庭的一员。”
在工作中实施“传帮带”,黄美旭表示:“疫情这场大考也有助于提升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地教会年轻同志们如何在工作中应对突发事件,有效地沟通协调和深入学生群体。”
做好一根纽带
“在这几天密集的工作中,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觉得自己就是一根纽带。”作为基层院系党委书记,她是连接党和群众感情的纽带;面向来华留学生,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工作中,黄美旭扮演着引领、聆听、参与、协作等多重角色,带着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工作标准的尺度、对学生关怀的温度,服务学生,践行学校的育人理念。
走在校园里,黄美旭总是能够发现美。看到很多留学生驻足在校园中盛开的玉兰花和樱花树拍照纪录,她也不自觉地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样的温情画面,分享在了朋友圈。“面对疫情,全世界人民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迎来这样的春暖花开……”她说,“我希望,留学生们在华东师大的经历,能够成为他们心中最美好的一段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