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培育文明风尚 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在各社...
2023年11月至12月,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系列活动来到了成都规划馆、青羊区文翁社区、锦江区枫树社区、武侯区倪家桥社区等点位,配套主题宣讲巡演、廉洁文化主题讲座、正能量基层惠民公演...
-
自然而燃!京东物流连续7年服务上马赛事
11月26日上午7点,随着鸣枪声响起,2023上海马拉松(以下简称“上马”)在万众瞩目中开跑。出发!38000个决心已经按耐不住,38000位跑者用跑马的故事拉开序幕,用脚步丈量魔都的魅力,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酣畅淋漓。...
-
云道智造精彩亮相2023工业软件生态大会
11月5日至6日,2023工业软件生态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大会围绕工业软件产业战略布局、技术创新应用、产业赋能、产业融合等主题进行深度交流,吸引了国内外工业软件/平台龙头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及制造业...
-
大规模加快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届城市可持...
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暨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放大品牌效应 凝聚行业力量 “2023新时代江苏旅游发...
10月13日,在美丽的“鱼米之乡”常州武进,由中国旅游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常州市人民政府指导,江苏省旅游协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主办,常州市旅游协会、常...
财经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
“五五购物节”圆满收官 交行信用卡助力消费增量
自2023年4月底起,历时两个月的2023国际消费季暨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于日前圆满落幕。作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五五购物节”已成为上海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重要标志性活动。作为总部在沪的国...
“高大上”黄浦区的另一面:老龄人口率44% 杲云代表道出经验与难题
发布时间:2022/03/09 新闻 浏览:103
3月9日报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国正迈向“中度老龄化”,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8.7%。
而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上海的中心城区,寸土寸金的黄浦区面对的考验更加严峻。截至去年底,黄浦区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已近44%,相当于几乎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老年人。
城市的养老服务如何“高质量发展”?这次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黄浦区委书记杲云提交了一份关于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其中也分享了他们先行先试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和需要面对的挑战难题。
建议指出,中国老龄人口将在约30年后到达峰值,眼下“十四五”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如何抓住窗口,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精细化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是当前关键。
黄浦是怎么做的?杲云分享,首先是夯实养老服务的“底盘”。黄浦区紧扣老年人的需求构建起了“黄金四边形”、“10分钟服务圈”。也就是以社区为单位布局嵌入式养老服务,考虑老人“床边、桌边、身边、周边”的需求,打造包含老人就餐、日间照料、看病配药、医疗保健、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一体的“家门口”服务圈。截至去年底,该区已拥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0家、长者照护之家10家、日间照料中心28家、老年助餐场所63处、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46个……“最后一公里”养老功能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黄浦以家床服务+适老化改造双管齐下的方式,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杲云代表介绍,“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的多数是轻中度的失能老人,内容包括身体照护、居家照护和健康管理。以目前一半以上签约者都会选的“基础服务包”为例,该项目价值1980元,一名符合2级照护需求的老人每月自付仅需500元以下,其他费用由长护险+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共同覆盖。以低于入住养老机构的成本,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连续、稳定、专业的“类机构”式养老服务。这使得更多老人可以在家安养,养老机构则可以腾出空间提供认知障碍照护等更具功能性的服务,优化结构、缓解供需矛盾。“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则以“一户一策一档”差别化补贴的方式,精准对接不同老人家里个性化的改造需求。到去年底已完成了319户,各街道全部覆盖,从提升居住环境入手帮助他们“居有所安”。
黄浦还在养老服务中积极探索融入数字化转型。据介绍,下一阶段将形成老人“画像”数据池推动更精准的服务匹配。20个围绕安全防护、照护服务、情感关爱等多种类型需求的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也即将落地……
尽管黄浦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已有很大进展,杲云代表指出,与广大老年人尤其是高龄、独居、失智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需求和期望值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方面体现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兼顾面不够广。中心城区养老空间严重不足,养老床位“一床难求”且新建成本高昂。另一方面专业的养老人才紧缺问题突出,招人难+留人难,导致服务质量和稳定性不高。
如何进一步突破这些难题?杲云代表提出四方面建议。
第一,以“家庭照护床位”为突破口,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水平。他建议出台国家层面统一的家庭照护床位认定及执行标准,明确家庭照护床位可作为养老床位的一部分纳入养老机构床位考核体系。同时建议调整设立家床专项长期护理保险,打通长护险与家床服务间的政策壁垒。此外可以参照养老院引入医疗机构的模式,开展“家庭照护床位+家庭病床”试点,让老年人能足不出户同时享受到治疗、护理、照料等服务。
第二,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生力军。机构建设方面他建议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投资补助、运营补贴、购买服务力度。服务供给方面建议除了保底也要注重服务质量提升。比如老年助餐可以引进社会机构提供更丰富的“菜单”选项和多种供餐方式。此外可利用社区公共房新建更多“社区食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社区所有老人就近提供堂吃、送餐服务。
第三,全面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建议引导高校设置“养老专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二要完善护理员资质认定机制、职称评定体系。可以鼓励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为他们开展免费的职业培训。并要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晋升路径、薪酬增长机制,从整体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自我认同和社会地位。三是出台针对养老服务人员的福利政策,提高待遇。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机制,并从专技补贴、优秀人才奖励、租房补贴等方面促进养老护理员职业化稳定发展。
第四,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协同,让老人享受更平衡充分的异地服务。杲云建议搭建长三角一体的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医保信息等的异地互通,助推医保异地结算、养老金异地支取等制度能够落地。同时实现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标准的“一地认证,四地认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