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高大上”黄浦区的另一面:老龄人口率44% 杲云代表道出经验与难题

新闻

故宫文具悦读季,跨越千里“书”送爱心 故宫文具悦读季,跨越千里“书”送爱心

2023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创意旗下“故宫文具”发起“相赠好书 悦读同行”爱心捐书活动,联动15家书店及社会各...

  • 平价头等舱!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

    “这个怎么领?”“给我来一杯美式!”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户外一辆硕大的白色汽车引人瞩目,旁边的咖啡档口也是人来人往——这是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所举办的送咖啡活动。 游客在现场参加活动 2022年,曹操出行...

  • 上海医大医院眼科「OPT干眼治疗开放日」活动圆满结...

    5月21日,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与美国科医人激光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OPT干眼治疗开放日在医大眼科举行。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主任陈超丽,科医人激光有限公司代表及部分康复患者参加。 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520特别联动音乐剧《剧院魅影》中...

    (5月20日,上海)梦之乐章,华丽启幕,传奇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登陆申城,作为沪上高端生活方式风向标,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携手《剧院魅影》中文版特别联动,在520将现场化身华丽剧院,为广大消费者和粉丝...

  • 深圳: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东春接受采风行媒体团采访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深圳市人社部门落地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

  • 第27届美博会即将开幕 香水霸主颖通带来多元新潮亮点

    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下简称“美博会”)将于5月12日-5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美博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贸易展会,吸引众多行内人士汇聚于此,共同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为美妆产业焕...

财经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外需求涨4倍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

标杆国货品牌正扎堆上阿里国际站,像人们熟知的上海国货企业白猫,借助阿里国际站的超级星厂牌活动,白...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 用收税大数据帮企业“牵线搭桥”的“云链通”再升级,...

    近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税务机关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加快了示范区税收大数据助企的步伐。 税务云链通项目最初发起于2020年疫情期间,税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

  • 上海杨浦:打出人才组合拳 攀登双创新高峰

    4月7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战略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杨浦区GDP总额达到2076.9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

“高大上”黄浦区的另一面:老龄人口率44% 杲云代表道出经验与难题

发布时间:2022/03/09 新闻 浏览:76

3月9日报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国正迈向“中度老龄化”,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8.7%。

而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上海的中心城区,寸土寸金的黄浦区面对的考验更加严峻。截至去年底,黄浦区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已近44%,相当于几乎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老年人。

城市的养老服务如何“高质量发展”?这次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黄浦区委书记杲云提交了一份关于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其中也分享了他们先行先试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和需要面对的挑战难题。

建议指出,中国老龄人口将在约30年后到达峰值,眼下“十四五”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如何抓住窗口,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精细化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是当前关键。

黄浦是怎么做的?杲云分享,首先是夯实养老服务的“底盘”。黄浦区紧扣老年人的需求构建起了“黄金四边形”、“10分钟服务圈”。也就是以社区为单位布局嵌入式养老服务,考虑老人“床边、桌边、身边、周边”的需求,打造包含老人就餐、日间照料、看病配药、医疗保健、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一体的“家门口”服务圈。截至去年底,该区已拥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0家、长者照护之家10家、日间照料中心28家、老年助餐场所63处、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46个……“最后一公里”养老功能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黄浦以家床服务+适老化改造双管齐下的方式,发展多元化养老服务。杲云代表介绍,“家庭照护床位”服务的多数是轻中度的失能老人,内容包括身体照护、居家照护和健康管理。以目前一半以上签约者都会选的“基础服务包”为例,该项目价值1980元,一名符合2级照护需求的老人每月自付仅需500元以下,其他费用由长护险+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共同覆盖。以低于入住养老机构的成本,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连续、稳定、专业的“类机构”式养老服务。这使得更多老人可以在家安养,养老机构则可以腾出空间提供认知障碍照护等更具功能性的服务,优化结构、缓解供需矛盾。“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则以“一户一策一档”差别化补贴的方式,精准对接不同老人家里个性化的改造需求。到去年底已完成了319户,各街道全部覆盖,从提升居住环境入手帮助他们“居有所安”。

黄浦还在养老服务中积极探索融入数字化转型。据介绍,下一阶段将形成老人“画像”数据池推动更精准的服务匹配。20个围绕安全防护、照护服务、情感关爱等多种类型需求的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也即将落地……

尽管黄浦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已有很大进展,杲云代表指出,与广大老年人尤其是高龄、独居、失智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需求和期望值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方面体现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兼顾面不够广。中心城区养老空间严重不足,养老床位“一床难求”且新建成本高昂。另一方面专业的养老人才紧缺问题突出,招人难+留人难,导致服务质量和稳定性不高。

如何进一步突破这些难题?杲云代表提出四方面建议。

第一,以“家庭照护床位”为突破口,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水平。他建议出台国家层面统一的家庭照护床位认定及执行标准,明确家庭照护床位可作为养老床位的一部分纳入养老机构床位考核体系。同时建议调整设立家床专项长期护理保险,打通长护险与家床服务间的政策壁垒。此外可以参照养老院引入医疗机构的模式,开展“家庭照护床位+家庭病床”试点,让老年人能足不出户同时享受到治疗、护理、照料等服务。

第二,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生力军。机构建设方面他建议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投资补助、运营补贴、购买服务力度。服务供给方面建议除了保底也要注重服务质量提升。比如老年助餐可以引进社会机构提供更丰富的“菜单”选项和多种供餐方式。此外可利用社区公共房新建更多“社区食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社区所有老人就近提供堂吃、送餐服务。

第三,全面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建议引导高校设置“养老专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二要完善护理员资质认定机制、职称评定体系。可以鼓励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从事养老服务,为他们开展免费的职业培训。并要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晋升路径、薪酬增长机制,从整体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自我认同和社会地位。三是出台针对养老服务人员的福利政策,提高待遇。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机制,并从专技补贴、优秀人才奖励、租房补贴等方面促进养老护理员职业化稳定发展。

第四,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协同,让老人享受更平衡充分的异地服务。杲云建议搭建长三角一体的养老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医保信息等的异地互通,助推医保异地结算、养老金异地支取等制度能够落地。同时实现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标准的“一地认证,四地认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