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今天不说话——杨烨炘的静默宣言》艺术展在沪开幕
在当代艺术的广阔舞台上,“今天不说话”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引人深思的项目。自2014年由知名艺术家杨烨炘发起以来,这一行为艺术项目不仅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更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上海艺术家...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郭成杰:长和港口未来主人翁不是美国公司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最近,港口业务的变革再次引起了关注,特别是长和集团计划出售其在香港和内地以外的码头业务。这一举动不仅与全球航运业的趋势有关,也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未来的经营者究竟会是谁?根...
-
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开展“争做文明有礼中建人”“...
三月芳菲映初心,巾帼筑梦绽芳华。为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于3月7日组织开展“文明有礼中建人”暨“赓续百年荣光·绽放巾帼风采”主题活动,通过踏青赏春、健康科普、艺术创作等多...
-
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装饰分公司赴上海市潍坊新村街...
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引领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装饰分公司走进上海市潍坊新村街道“‘锋’光闪耀,情暖潍坊”志愿服务便民集市,开展“装饰装修公益咨...
财经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汇融全球 “首次””全新”频现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中
发布时间:2021/12/11 新闻 浏览:309
常态化防控下,海外顶级艺术品文物纷至沓来,“中国故事”走向海外引发观剧热潮
“首次”“全新”频现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中
上海博物馆一楼大堂里,正在举行今年最后一个特展“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数十件彩色釉陶器中,有两尊人物陶器是离开中国百年又回归的“故人”;旁边的“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逾200件(组)展品和图像,则来自全球17家博物馆和收藏机构。
“没想到不出国门,还能看到这么多全球顶级文物和艺术品。”前来观展的市民胡旭翻开自己的“观展笔记”,那里面记录着她今年参观的24场展览和活动,其中绝大部分是国际性文化活动。
国际疫情形势仍不明朗,国际商旅交通阻碍重重。但在不少市民和游客的亲历中,即将过去的2021年,世界顶级的艺术品、文物纷至沓来,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和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仍不断举办。上海的国际文化交流表现出强大的活力,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的国际文化交流探索着创新方案。
汇融全球博物馆力量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的压台展品,是一幅长171.3厘米、宽79.5厘米的陶瓷壁砖,顶部描绘的是《西游记》中观音和孙悟空——这件收藏在荷兰国立博物馆的17世纪末文物,记录着历史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展览的主题是早期全球化中的东西汇融,而展览本身则是全球博物馆力量的汇融。”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用“熬”来描述这场疫情发生以来堪称国际博物馆界“参与地区最广、参展规格极高”的展览筹办过程。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方案一再调整,展期多次延迟,重新策划展陈的展览于今年10月底亮相,“这不是简单地引进一个展览,而是原有展览的再策划再创作,呈现的脉络结构和整体风格很不一样,其中至少70%的展品是新加入的。”
“首次”“最大”“全新”这些关键词,在今年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中频频出现。今年7月30日,“爱即色彩——马克·夏加尔展”在上海久事美术馆开幕,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夏加尔作品巡展;作为浦东美术馆开馆展览之一的“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也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米罗作品展;包括3幅《睡莲》在内的“莫奈与印象派大师展”今年8月刚一落幕,拉斐尔、提香、鲁本斯等名家作品又随“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而来……“城市的发展不光要有经济的增长,也要有宜居的环境,‘软实力’能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企业和机构。”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是“人民城市”的生动写照。
会场交流变“云上对话”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执导过《无主之地》的波黑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在答应出席上影节“电影大师班”活动后一度“失踪”了,在最后一刻才联系上影节并完成连线调试。疫情让国际交通变得艰难,但与国际顶级影人对话的“电影大师班”从未中断。昔日的会场交流变成“云上对话”,变数在增加,线下工作只多不少。
今年大师班还请来执导《俄罗斯方舟》的俄罗斯国宝级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因为对翻译不太满意,他很少参加这样的活动。经过各处寻找、多方推荐,上影节联系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原副主任李磊荣。活动开始前一周,双方进行了1小时的连线测试。结束后,索科洛夫特地给工作人员发来邮件:“他翻译得很好,相信他可以把我的理念很好地传达给观众。”
曾有业内人士赞叹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全球电影行业和观众呈现了举办国际电影节的‘上海方案’”,疫情之下的创新是今年上海各项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得以成功举办的关键。
上海文化艺术场馆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既专业又灵活的工作方式逐渐为国际认可,也成了市民有序参与城市文化活动的“新规范”。胡旭在“观展笔记”上提前记录每场展览的要求:“口罩、健康码是必备的,有些展览还需要提供行程码”。最近,她又写下一条备忘:“部分展览不允许携带自拍杆、三脚架”。
“中国故事”走向海外
在耀客传媒YouTube的官方频道上,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下的评论区里,有人留言“每一集都看哭了”,有人“催更”,有人希望出小语种版。在这一平台上,这部电视剧的累计总观看时长超235万小时,观看人次超840万。此外,《在一起》还被译制成多语种登陆十多个国家电视台,并通过腾讯WeTV、爱奇艺、芒果TV的海外新媒体和迪士尼旗下卫视中文台等平台,“出海抵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
“让跨越国界的人们共情,关键在于贴近生活、会讲故事、基于共通的人性。”在业内人士看来,身处中西文化交融之地的上海,在“讲故事”上有着天然的创新基因。
上海出品的原创动画《伍六七》是中国首个奈飞原创系列动画,目前这一系列动画的海外总播出量已经破亿。
在内容输出渠道上,上海同样在探索。今年5月4日,2021年莫斯科春季世界内容市场展(WCM Online)开放线上展会通道,“中国联合展台”携18家中国企业参加,较去年增加近30%,是各个国家馆里规模最大的。在展会上亮相的“上海出品”都市题材剧《两个人的世界》近日刚刚收官,在YouTube平台“SMG尚世五岸梦想剧场”总观看量已突破200万,单集最高播放量达25万。
“尚世五岸”是国际主要影视节展“中国联合展台”的长期承办者和运营者。负责人鱼洁说,因疫情阻隔而形成的“云展览、云交易、云推广”模式,顺应了媒体融合的大趋势,是“中国故事”走向海外更坚实、更全面的助力。
上一篇: 长三角将建文物交易平台 沪苏浙皖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 一张公共座椅饱含一座城市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