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平价头等舱!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
“这个怎么领?”“给我来一杯美式!”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户外一辆硕大的白色汽车引人瞩目,旁边的咖啡档口也是人来人往——这是曹操出行专车登陆上海所举办的送咖啡活动。 游客在现场参加活动 2022年,曹操出行...
-
上海医大医院眼科「OPT干眼治疗开放日」活动圆满结...
5月21日,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与美国科医人激光科技公司联合举办的OPT干眼治疗开放日在医大眼科举行。上海医大医院眼科主任陈超丽,科医人激光有限公司代表及部分康复患者参加。 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520特别联动音乐剧《剧院魅影》中...
(5月20日,上海)梦之乐章,华丽启幕,传奇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5月登陆申城,作为沪上高端生活方式风向标,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携手《剧院魅影》中文版特别联动,在520将现场化身华丽剧院,为广大消费者和粉丝...
-
深圳: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先行示范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东春接受采风行媒体团采访 (陈赞亮 摄)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报道)深圳市人社部门落地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
-
第27届美博会即将开幕 香水霸主颖通带来多元新潮亮点
第27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以下简称“美博会”)将于5月12日-5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美博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容化妆品行业贸易展会,吸引众多行内人士汇聚于此,共同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为美妆产业焕...
财经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
用收税大数据帮企业“牵线搭桥”的“云链通”再升级,...
近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税务机关共同发布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云链通3.0项目方案,加快了示范区税收大数据助企的步伐。 税务云链通项目最初发起于2020年疫情期间,税务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
-
上海杨浦:打出人才组合拳 攀登双创新高峰
4月7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以人才战略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去年,杨浦区GDP总额达到2076.9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
软实力成全球城市竞争新赛道,政企学者支招上海软实力提升
发布时间:2021/10/31 新闻 浏览:114
在当前城市更新的关键时期,软实力将如何为城市的发展锦上添花?
时隔6年,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重回“始发地”上海。今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定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
10月31日上午,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发大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论坛在上海开幕。本次论坛旨在探索软实力与城市文化历史传承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
本次活动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国人居署指导,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第一财经、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承办。
本次论坛汇聚了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城市的设计者、建设者以及青年市民代表,共同探讨城市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如何“融合”“转化”“并进”,探索文化之根如何植入城市更新。
上海软实力建设新路向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上海市委主委蔡威在致辞中表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何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他强调,举办历史文化保护论坛的初衷就是让历史文化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使用价值,探索软实力和城市文化历史传承之间的相互关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在致辞中强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对营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魅力、吸引力、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此,他总结了七大经验,尤其强调城市的保护要注重多方的参与,特别是要把有收益的保护项目留给社会、留给市场。此外,他还强调要准确把握内涵,“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杜绝大拆大建的现象”。
此前,《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提出,保护传承“最上海”的城市文脉。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善待历史遗存,加强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区、革命遗址、工业遗迹的保护利用,探索传统历史文化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推动更多“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 “文化秀带”,让人们更好感受“里弄小巷石库门、梧桐树下小洋房”的独特气质。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六大愿景之一就是要让文化魅力竞向绽放。蔡威认为,上海历来也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行了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制度,逐步建立起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风貌道路和优秀历史建筑三个层面,从“点、线、面”有机结合的保护体系。这些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风貌道路和优秀历史建筑,承载着城市记忆、传承着城市文脉,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认为,随着软实力成为全球城市竞争战略的新赛道,也为上海城市的软实力建设提出了新路向。他强调,对于上海而言,提升文化软实力之一就是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做强“码头”,比如需要打造更高人气的文化交流舞台、打造更高能级的文化交易平台。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炯明则指出,上海不仅是文化码头也是文化源头,且一直停留在上海潮头,近年来上海以其通江达海大上海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历史地位、强大的工商业文明基因,呈现了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特质。
宋炯明表示,当前,上海正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在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带动下,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在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进程中,SMG将主动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力争成为服务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的传媒“主力军”。
企业与学界如何行动
城市的软实力提升与历史文化保护离不开企业与学界的参与。在本次论坛上,当前热门的绿色发展与企业零碳转型、城市更新中的社区认同与文化传承话题,成为企业与学界在城市软实力提升中的着力点。
就企业而言,他们深切感受到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城市扩张对土地资源有很大的需求,对于城市更新、资源再利用提出需求。
对于孙晓阳所在的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而言,废弃矿山恢复如今已成为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方向。但由于矿坑修复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孙晓阳认为,如何在修复过程中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已成为现在矿坑治理的难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建八局负责的上海深坑酒店项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点赞。后者认为该项目契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中国矿坑再利用的很好的展现。
9月1日起,《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正式施行,提出了在城市更新中,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遵循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数字赋能、绿色低碳,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原则。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刘悦来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该条例让他印象最深的便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
“(条例)给予了广大市民,包括市场运营方等非常多元、重要的参与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市民对于公共空间自身的更新,包括可能通过社区花园或微小的方式逐渐培育我们城市的软实力。”刘悦来表示。此前,刘悦来和他的团队就已通过社区花园的打造,鼓励民众参与到社区的空间治理。
他认为,在城市化的景观中引入田园风光也有助于发挥每一片土地的潜能,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收益,同时降低了商业高密度开发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只有每一位市民真正参与进来后,再结合每一个人带动的力量,才是软实力的最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