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两路10千伏“绿色通道”直送上海东站,接电提速20%
3月25日,上海市重大工程东方枢纽上海东站项目开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收到项目用电申请商办函后,仅用时64天就完成了全部两路10千伏临时施工建设用电送电,比同等体量临时用电接电提速20%。 上海...
-
“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2022年度杨浦区“...
3月23日,“最美”的姿态,是向前冲锋的姿态。今日,杨浦区举行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4个先进集体和22名先进个人加入杨浦区“最美退役军人”的阵营,又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在时光里定格,又有一群可爱的老兵走...
-
今起正式发售车票!沪港高铁4月1日起恢复开行
3月23日,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局集团)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4月1日起,上海虹桥至香港西九龙G99次列车(简称沪港高铁)恢复开行,4月2日起,香港西九龙至...
-
全力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走...
3月21日报道:以“诗和远方今在上虞”为主题的2023“上海·上虞周”文旅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通过文旅资源推介、精品路线介绍、主题活动发布、潮玩博主分享等多样化形式,向上海展示上虞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旅游魅力。 ...
-
上海临港发布方案支持人才发展 在10个方面提出举措
昨天,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财经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
上海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持续显现 呈回稳向好趋势
3月22日,《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呈现回稳向好趋势。 根据公报披露的数据,2022年上海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
打通“肠梗阻”,高铁织成网,长三角进入同城时代
发布时间:2021/10/27 新闻 浏览:135
“我家住在嘉定工业区,但在苏州太仓那边有不少亲戚,经常过去玩。以前要走高速公路绕道过去,现在这条断头路打通了,一脚油门就踩过去了。”去年,连接上海嘉定和江苏太仓的城北路正式通车当天,63岁的倪先生就体验了一把,很是兴奋。
家在苏州的曹女士,每天早上8:10离开家赶往苏州园区站,8:28坐上高铁,8:58抵达上海站换乘地铁,9:35走进位于上海徐汇漕河泾的办公室,开始一天工作……
如今,在长三角地区,随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同城化”。
开通跨省公交、打通“断头路”,出行不再“肠梗阻”
2019年3月6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只有短短四个月时间,江苏吴江黎里至上海青浦公交专线、江苏吴江黎里至浙江嘉善西塘公交专线正式开行,打破了行政区划所带来的交通阻隔,进一步完善了跨省界区域路网功能,标志着长三角区城一体化省际互联互通迈入新阶段。
“以前去上海玩,想都不敢想的,去不了嘛!”66岁的平阿姨感慨道,她家就住在苏州黎里旅游集散中心附近小区,离公交始发站很近,当天特地跟邻居一起来见证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有了公交,几块钱就能去上海了,想去玩就去玩,哪天想去都行!”
连接上海嘉定和江苏太仓的城北路通车。嘉定区供图
一直以来,省界附近的“断头路”给跨省市民带来诸多不便。青浦区朱家角镇居民常说的“看得见,可就是过不去”的复兴路就是其中之一。
这条路地处青浦和昆山交界处,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今年2月27日,青浦区复兴路北延伸正式开通,直接对接昆山曙光路,毗邻而居的居民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
2月27日一早,刚刚下夜班的李师傅就赶上了复兴路通车。李师傅说,他工作在上海青浦,住在对面的昆山市淀山湖镇,以前总是要绕路,现在方便多了。
据了解,长三角示范区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青浦、昆山两地政府突破行政壁垒,通过统筹协作,实现跨省项目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复兴路北延伸开通后,在青浦区“青西三镇”朱家角镇、金泽镇、练塘镇与昆山淀山湖镇之间建立起一条快速通道,形成淀山湖交通环路,推动世界级湖区水乡古镇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更好地促进示范区持续加速发展。
复兴路正是长三角地区众多“断头路”的缩影。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理念的不断深入,跨省域规划建设机制的创新,一批批省际“断头路”消失,有效消除“肠梗阻”,打通毗邻地区“毛细血管”,盘活更大区域交通网络,从而提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铁路成网,长三角形成“1、2、3小时”高铁出行圈
在沪苏浙皖,一个个铁路建设工地星罗棋布,一条条新建铁路纵横交错,铁路基建投资连续五年超过800亿元,高铁营业里程突破6000公里,已成为我国高铁网最密集、交通最便捷的地区之一。“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密成型,为区域经济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曹女士,像曹女士一样,每天在长三角城市之间穿梭,已经列入很多职场人士的日常作息。每月的高铁通勤费用,比在上海租房便宜得多,生活品质也大大提升。长三角高铁的便捷,使“双城生活”逐渐成为不少长三角白领的“标配”。
复兴号列车飞驰在杭黄高铁线上。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2020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铁合湖段开通运营,至此,商合杭高铁全线贯通,豫皖浙三省实现高铁无缝对接。同年7月1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建成运营,长三角铁路过江通道能力进一步提升。同年12月30日,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盐通高铁开通运营,盐城与上海形成2小时“高铁圈”。
今年2月8日开通的连徐高铁,一举补齐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之一陆桥通道最后一段,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全部通达动车。
如今,长三角有了一张全国最密的铁路网,高铁运营里程已超6000公里,铁路基建投资连续五年超过800亿元人民币,并以全国8%的铁路营业里程,承担了全国20%的旅客发送量。
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发展,长三角已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地级市3小时覆盖、省内地级市2小时覆盖、相邻地级市1小时覆盖的“1、2、3小时”高铁出行圈。
长江奔涌,东方潮阔,“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动力强劲奋进美好新时代,支撑着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