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2021年沪滇协作“云南剑川·上海浦东”非遗作品展举行

新闻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 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即交付 北汽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 北京重卡首台车...

3月28日,中国首个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落成投产暨北京重卡首台车下线仪式在北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举行。...

  •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宝山4个项目获上海产学研合...

    第十四届“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日前揭晓并颁奖。在各区及相关市级部门选送的200余个项目中,有4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宝山区4个产学研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海隆石油...

  • 居民“办事”不出小区!上海首个区试点个人政务远程...

    3月29日,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个人政务服务?记者从静安区获悉,该区在全市首个试点的“静邻帮办”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目前已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246个居委会。132项个人政务事项,...

  • 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开展首日,白马馆人气爆棚 签...

    3月28日,2023春季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CHIC 2023春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引领2023年全国时尚潮流新趋势,为服装产业注入新鲜活力。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作为全国十大专业市场携手众...

  • 上海:倾听“青春合伙人”的金点子

    很多上海年轻人,都乐于向政府部门提建议。来自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该办公室成立两年来,共收到市民建议意见超过16万条,其中投入到人民建议征集信箱的建议中,80后、90后所提建议占比超五成。 ...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

    3 月 24 日,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养生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 2023 年“结合医学”养生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本领域各专业的权威专家云集,从音乐、茶...

财经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创产业为什么强 占全市GDP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170万元,上海文...

2022年上海文创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约13%,文创从业人员人均产出达170万元,凸显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活...

  • “京沪携手”,闵行在北京牵手“新伙伴”

      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会同闵行、虹口两区投资促进部门,在北京开展“双城合璧共创未来”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近200家在京企业...

  • 以基金引产业,闵行浦锦深化“湘商创投圈”招商合作...

    近日,由上海市湖南商会和闵行区浦锦街道联合主办的“创赢全球,湘聚上海——2022全球湖南人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成功举行,33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政商企业嘉宾汇聚一堂,活动同期宣布湘赛一期基金启动,湘商浦锦...

  •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

      以“特区计划”支持“无用之大用” 上海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

2021年沪滇协作“云南剑川·上海浦东”非遗作品展举行

发布时间:2021/09/19 新闻 浏览:127

昨天,“雕刻时光 静享剑川”2021年沪滇协作“云南剑川·上海浦东”非遗作品展在浦东东昌弈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围绕“脱贫不脱钩”“牵手不松手”“隔山不隔情”的目标,依托上海浦东和云南剑川两地长期结下的深情厚谊,全力以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中呈现剑川、浦东两地非遗作品,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说:2021年沪滇协作“云南剑川·上海浦东”非遗作品展举行 主办方供图(下同)

 

剑川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八大片区之一的老君山片区,是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滇藏茶马古道”的交通要衢,是古代印度、缅甸等东南亚各国与我国汉藏文化、滇西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口。剑川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故乡,是《天龙八部》里“剑湖宫”所在地。剑川县人口18.2万人,其中白族占90.6%,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白族人民在这里创造的灿烂文化可上溯到5300多年前的海门口遗址,青铜文明和稻麦复种系统开启了云南文明之源,被誉为“中国白族之乡”“白族文化聚宝盆”。

图说:2021年沪滇协作“云南剑川·上海浦东”非遗作品展举行

 

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剑川白族工匠在一锤一斧、一创一凿间孕育了一批批能工巧匠,创造了丰富多彩且独具魅力的木雕、石雕、土陶等优秀传统技艺,创作出巧夺天工、技艺精湛、精美绝伦的传世佳作。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剑川木雕不断博采众长,日益形成独特而精湛的技艺,首都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举世闻名的建筑均饰有剑川木雕,1996年文化部命名剑川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2008年剑川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石宝山歌会、剑川木雕、剑川白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0年,“雕刻时光 静享剑川”沪滇协作决战脱贫艺术作品展作为沪滇协作艺术交流的良好开篇,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得到了上海市和云南省、大理州以及剑川县等各级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在收获观展市民一致好评和主流媒体广泛关注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两地的交流合作。

今年的非遗作品展汇集了来自云南剑川的160件/套非遗精品以及浦东的石雕、玉雕、瓷刻、绒绣等26件/套非遗精品。与此同时,主办方还以图文形式将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剑川石钟山石窟,以及剑川的文化遗产、旅游名胜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带给上海市民,通过剑川秀美河山、人文风情、文化遗产和优秀的非遗工艺领略美丽剑川——白族原乡,零距离触摸剑川各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感受白乡剑川的精神文化魅力,推动两地文化交流交融。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