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
4月22日,2025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由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指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监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
-
烟台文成城堡:电影IP撬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文...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观影人次超3.5亿,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电影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烟台文成城堡凭借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群和《西虹市首富...
-
颂经典,启华章 —— 2025博悦之夜
3月26日,博思格镀面钢品中国以“颂经典,启华章”为主题,在百年经典建筑外滩三号内隆重举办“2025博悦之夜”活动。博思格中国区管理层和镀面钢品各位同仁与长期支持博思格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欢聚一堂,在黄浦江畔的璀...
-
参与一场《咖啡的觉醒之旅》,在咖啡冥想中激活自...
日前,Discovery频道和越南中原传奇合作制作的新影片《咖啡的觉醒之旅》已经热映,影片的主要内容紧扣越南当地的咖啡文化,介绍从坚韧的罗布斯塔咖啡豆到咖啡觉醒之旅的完整体验,引入独特的咖啡冥想,用一杯越南...
-
臭臭!体味可能让你丧失参赛资格?
你是否曾想过,扑克桌上的“异味问题”竟然会成为赛事总监的一大困扰? 根据EV官网报导 (evpk1.com),近日锦标赛赛事总监 Matt Savage 分享了一个令全球赛事总监头疼的难题——如何应对选手身上的体味问题。 这...
财经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小数据”里看教育 | 小菜园成就大天地,沪上中小学创新劳育,搭建育人大平台
发布时间:2022/10/22 教育 浏览:241
金秋时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向学生发出倡议,鼓励以亲子共游的方式开展采摘、农作等实践体验活动。家长带着孩子走向田间地头,体验农事,感受农产品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思考“惜粮食”“庆丰收”和“爱劳动”之间的关系。
秋季新学期开始,劳动课已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小菜园如何成就“大天地”?记者了解到,上海构建劳动实践制度“四梁八柱”,搭建社会劳动实践信息记录平台,开发全市统一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联动2100多家劳动基地发布87万多个劳动实践岗位,搭建劳动实践育人大平台。
家校联动创新劳动实践
在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节粮桶”“打捞杆”“清洁包”成为学校创新劳动实践的“三件套”。
每天午餐时间,学校食堂里设有“节粮桶”。为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学校建立了学生文明就餐自主管理委员会。午餐过后,由学生担任的自主管理员将剩菜剩饭进行称重、记录。坚持每天记录、每周反馈,“剩饭过秤”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节粮热情和参与兴趣,涌现出越来越多“光盘侠”。九(2)班何宗洋同学说:“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八(1)班女生胡玥雅说:“光盘,让我们放学时没有饥肠辘辘的感觉,给身体满满的动力。”“剩饭过秤”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粮食的珍贵、劳动的价值,养成节约资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格。
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劳动教育,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学校设置“四个一”学生劳动项目——坚持一项家务劳动、负责一个劳动岗位、参加一次公益劳动、体验一项职业劳动,还发布学生劳动清单,为学生家庭配送厨房“清洁包”,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学校借助劳动月,以一根“打捞杆”开启社区公益劳动。同学们穿上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工作站的制服,坚持了20多年的“浦江志愿打捞”已成为常态化开展学生社区志愿公益劳动的平台,学习劳动技能,学会尊重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8月,上海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劳动教育一体化实施。上海把学生参加服务性劳动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推进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将高中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60课时、学农实践一周,初中生参加公益劳动80课时和职业体验32课时的具体要求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两依据一参考”的中高考体系。
动手动脑促进全面发展
青浦区淀山湖小学的“一米阳光菜园”里,同学们化身“小农夫”。2020年,学校在美丽乡村莲湖村的大力支持下,创建校外生态劳动教育基地,在全校开展“我在莲湖有块田”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根据规划设计图,在老师的指导下,搭建菜园、制定美化方案,分组进行种植箱的彩绘。在“校园小农夫”多元课堂中,孩子们在各种常见蔬菜种植和收获过程中,了解选种、育苗和施肥方式,通过走访农户等实践活动,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真正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孩子们写观察日记、记录种植收获,“校园小菜园”为主题的教学把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促进跨学科学习。
上海将每年5月第2周设为全市“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开展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劳动实践。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创新,在筑牢校内的同时,做强校外,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开展劳动实践,像百名劳模进校园,“非遗”和“老字号”手工艺传承代表进校园传技。中小学创新实践,在动手劳作、动脑思考中,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作为上海市劳动教育特色校,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校内有绿太阳农庄、校园电视台、小超市等,校外有经济园区、东方美谷、上海之鱼,还有丰富的生态园等。学校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联合社区打造10个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聘请专业人员担任辅导员,通过职业体验、科技创新等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在崇明区崇东中学,“三园·四生”劳动教育课程通过“校园”“家园”和“田园”开展“三园教学”,在生态理念的引领下,让学生学会生活、生产及服务性劳动技能。
提质扩容打造综合基地
生活即教育,在“真实情境”中手脑并用,通过让学生亲历劳动的过程,整体推进“行知行”劳动教育区域实践模式。宝山区劳动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带领学校,因地制宜,积极开拓与丰富学生的劳动实践场所。
上海市白茅岭学校在校园里开辟了果园区、竹林区、耕作区、水田区、植物园区等劳动实践园,开发了宣木瓜种植与古法宣纸制作课程,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富学生劳动实践场地,宝山区还积极打造与升级学生的劳动学习空间,规划建设了一批校际共享的劳动体验与创新实验室,今后还将以“行知行”劳动教育数字化平台开发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劳动素养评价。
近年来,上海推进各区劳动教育综合育人项目展示新亮点,推广崇明区教育局打造长兴、横沙、崇明三岛联动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基地集群,已创设小学初中高中600课时的劳动课程有效做法。黄浦区发挥区域劳动教育发展指导中心的功能作用,用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在综合课程、实践性学习、社会服务、场馆学习等不同方式中探索劳动的新形态,如结合“陶艺与雕塑”课程基础和陶艺工坊的硬件配套,学生完成了长达2.4米红色主题浮雕作品。杨浦区立足区域“百年大学”的大家精神、“百年工业”的工匠精神、“百年市政”的奋斗精神,借力“杨浦滨江、大创智、大创谷、环同济”四大功能区资源,合力开发两大劳动教育区本特色课程群。虹口区开发“指南针计划”传统非遗技艺课程,静安区开发以“创意梦工厂”的创客集市为代表的科创活动,嘉定区开发一系列田园教育课程,张江高科实验小学、长宁实验小学、铜川学校、同济初级中学、外冈中学等一批中医药特色学校联合开发了一套中小学读本,丰富综合育人内容。
开门办好劳动教育,上海提质扩容,多方参与,着力打造集综合多元、开放共享为一体的劳动教育基地体系。目前,重点支持金山区青少年劳动实践中心营地升级改造为市级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上海首个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光明花博邨)上月已启用,实现涵盖农业劳作、加工制造、服务体验、创新实验的系统化生态劳动教育实践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