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一图看懂《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     
          
- 
          
     奇卡 QICA 携手邓亚萍、胡麟鹏 ,共庆第十届睿卡嘉...     
          2025 年 10 月 18 日,第十届“ 方寸之间”睿卡嘉年华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圆满举办。作为国内收藏卡领域的代表性盛会,活动汇聚了众多行业品牌与收藏爱好者 ,共同见证收藏卡文化的蓬勃发展... 
- 
          
     浙江中小学生秋假在即,濮院多元场景满足亲子家庭...     
          近期,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绝大多数地市都安排在了11月的不同时间,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这一假期安排为众多家... 
- 
          
     “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推广行动正式启动...     
          千亿级社区消费蓝海待掘金!“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招商启动 记者从“315龙鸡安心购”组委会获悉,国内领先的AI智慧零售平台——“315龙鸡安心购”日前在浙江宁波隆重启动全国推广行动。本次启动仪式不仅是平台迈向全国... 
- 
          
     “骅”章新启,聚“力”同行  恩骅力虹桥办公室暨中国...     
          上海,2025年9月23日——全球工程材料领域领导者恩骅力(Envalior)今日宣布,其整合后的首个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亚洲的战略枢纽——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盛大开业。该中心的启用,是恩骅力“贴近中国本... 
财经
-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齐聚“HDD·上海鸿蒙生态伙伴论坛”,共同见证HarmonyOS带给用户的全场景体验升级。现场,随申办...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沪上重大文化地标上海文学馆开工建设
发布时间:2022/08/18 教育 浏览:290
“不久的将来,上海将拥有一座记载、研究、讲述自身历史的文学场馆,一个满目琳琅、字字珠玑的文学家园。”昨天,上海又一重大文化地标——上海文学馆在虹口区武进路439号正式开工。
上海文学馆由扆虹园等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一幢新建建筑组成。该馆将对标国家一级文学馆建设目标,以上海文学史料等文物资源研究为基础,突出展示海派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汇集全球文学艺术资源,实现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成为人民城市的一处“文学家园”。
上海文学馆预计于2024年建成并向公众开放。作为北外滩区域城市综合体建设的一部分,该馆将联结周边商业、办公、花园步道等,共同成为海派文化集聚展示区,保留历史脉络,延续城市风貌。
选址文学群星璀璨之地,开创市区共建文化项目新模式
上海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重镇,建设上海文学馆,是上海几代文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共同心愿。市委市政府回应这一呼声,着眼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批准立项建设上海文学馆。
几经论证,上海文学馆最终选址文化资源丰富的武进路四川北路——这片区域是百年前沪上闻名的公共空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群星璀璨之地:孙中山曾三次到访扆虹园,南强书局、水沫书店、辛垦书店等进步出版机构在此成立,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丁玲、柔石、施蛰存等大批知名作家在这里创作、生活、战斗……掀起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热潮,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方向,成为上海城市文化记忆中的重要篇章。
“高质量地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市作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上海文学馆,将传承上海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延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文脉,成为上海推动“世界文学之城”和文学之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上海文学馆还开创了市、区共建文化项目的新模式,即由上海市设立、虹口区政府委托开发商崇邦集团建设,之后交付市作协布展和运营。未来,将充分发挥文学馆的综合作用,有良好的展陈、保存功能,还能在文学研究和普及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有所作为,成为能够代表国际文化大都市水准、吸引人们近悦远来的文化空间。
新老建筑跨时空对话,成为未来文学的摇篮
“这些标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的作家、作品,产生于这个环境,而一座新的文学馆在此设计建造,正是以建筑的形式回应了相关城市记忆。”在作家孙甘露看来,上海文学馆的建设,预示着一段新的文学旅程开启,“它将融入城市不断发展,成为未来文学的摇篮,接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优良传统,接续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光荣传统。”
根据规划,上海文学馆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根据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相关修缮要求,区域内三栋老建筑正“修旧如旧”:无论是外立面、空间格局、门窗、阳台,还是其他具有特色装饰的重点保护部位,都按照原式样、原材质、原工艺进行修缮,力求全面保持建筑原始风貌和肌理,预计今年11月修缮完毕。而新建筑将结合扆虹园及紧邻的“今潮8弄”,糅合所属风貌保护街坊特征,形成新老建筑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用城市让文学活化,用文学为城市赋能。”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文学馆是结合旧区改造建设的沪上文化新地标,将在城市更新、空间重构中,留存下乡愁,赓续“最上海”的文化基因,打造集中展现海派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动区域。接下来,虹口区将以建设上海文学馆为契机,开展文学服务及文学活动,推动公众可持续、多维度地亲近文学、感知文学。也为文学人才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文学原创力,用文学形式挖掘好、传承好、弘扬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并将积极打造城市文学文化IP,推动其与旅游、创意、商业、影视等多元文化业态的发展,塑造更具神韵魅力的城区软实力。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市委常委、虹口区委书记郭芳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