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今天不说话——杨烨炘的静默宣言》艺术展在沪开幕
在当代艺术的广阔舞台上,“今天不说话”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引人深思的项目。自2014年由知名艺术家杨烨炘发起以来,这一行为艺术项目不仅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更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和讨论。 上海艺术家...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郭成杰:长和港口未来主人翁不是美国公司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最近,港口业务的变革再次引起了关注,特别是长和集团计划出售其在香港和内地以外的码头业务。这一举动不仅与全球航运业的趋势有关,也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未来的经营者究竟会是谁?根...
-
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开展“争做文明有礼中建人”“...
三月芳菲映初心,巾帼筑梦绽芳华。为庆祝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建八局一公司西南公司于3月7日组织开展“文明有礼中建人”暨“赓续百年荣光·绽放巾帼风采”主题活动,通过踏青赏春、健康科普、艺术创作等多...
-
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装饰分公司赴上海市潍坊新村街...
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引领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社会治理,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装饰分公司走进上海市潍坊新村街道“‘锋’光闪耀,情暖潍坊”志愿服务便民集市,开展“装饰装修公益咨...
财经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
WEEX编译|9月CPI基本符合预期,但通胀阴霾未完全...
作者:Greg Cipolaro,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编译:WEEX 交易所 阅读提要: ● 相比 2022 年俄乌事件,以色列冲突期间加密市场量、价明显低迷。 ● 随着行业逐渐向现货 ETF 迈进,一项指标显示...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施行一周年—— 这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成效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03 教育 浏览:265
加强网络保护、防治校园欺凌、强制报告制度……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施行,全方位保护“少年的你”。
一年过去,这些措施成效如何?“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网络保护:游戏、参与直播受限 仍有漏洞待补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一章,对预防网络沉迷、网络消费管理等作出规定。
一年来,各相关部门接连发力:去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明确非规定时间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今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4部门发布意见,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
各网络平台予以响应。腾讯禁止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在游戏内消费、对55周岁以上实名用户的夜间游戏登录进行人脸识别。去年第四季度,国内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下降至0.9%。快手将没有家长授权的高度疑似未成年人账号纳入青少年模式并限制开播功能,目前已有上万个用户被强制纳入该模式。
尽管采取了不少措施,但记者调查发现,仍有未成年人设法“绕过”防沉迷机制。有福建家长反映,孩子借上网课的机会“顺走”家长手机,利用家长的实名认证玩游戏、购买游戏装备。
对此,北京康达(厦门)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翼腾建议,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真正构筑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防火墙。
针对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部分未成年用户“悄悄打赏”问题,浙大城市学院教授沈爱国表示,家长要看管好自己的网络账号和关联的金融账户;同时,相关平台也要升级技术措施,及时发现并制止疑似未成年用户的打赏行为。
欺凌防控:制度逐步完善 仍存发现难、认定难等问题
暴力殴打、语言谩骂、集体孤立……学生欺凌问题频频挑动公众神经。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措施密集出台。
去年9月1日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针对学生欺凌、校园性侵害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构建专项保护制度;今年5月1日起,每所中小学校要至少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参加学生保护委员会、学生欺凌治理等组织。
地方立法方面,《辽宁省校园欺凌防治条例(草案)》于今年4月进行了一审;北京、上海、河北、甘肃等地的地方法规也对校园欺凌问题作出规定。
一系列组合拳之下,问题改善明显。据最高检统计,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案件较2018年同期下降74.7%。
但记者调查发现,学生欺凌仍存在“预防难、发现难、认定难、处置难”等问题。有教师反映,在一些“疑似”校园欺凌案件中,界定标准不清晰,给定性处置带来困难。
对此,《辽宁省校园欺凌防治条例(草案)》以专章形式,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处置等环节逐项明确具体措施。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校长傅巍川表示,在立法规范的基础上,还应制定配套措施,细化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等各方主体责任,依法依规科学处置,让校园欺凌防控机制运转更有效。
强制报告:一批隐蔽案件被发现 加大对不报告的刚性约束
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往往发生在“隐秘的角落”,难以及时发现。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大亮点是吸纳了此前在实践中效果良好的强制报告制度。
入法一年来,该制度作用明显。最高检日前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辽宁省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强奸少女案时发现,2021年10月,东港市某门诊部妇科医师季某某在明知当事人孙某某为未成年人,在无监护人陪同、签字确认的情况下,为其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且未向有关部门报告。检察机关向东港市卫生健康局通报相关情况,建议对涉案医疗机构和人员依法追责。该门诊部随后被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相关科室被注销;医师季某某被给予暂停六个月执业活动的行政处罚。
据最高检统计,今年一季度,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西、宁夏等地强制报告案件量同比均增长一倍以上。
“强制报告‘每案必查’机制建立以来,检察机关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线索源于强制报告的有2854件,一批隐蔽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得以及时发现。”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说。
不少地方还立足自身实际推出细化措施。比如,杭州西湖区规定,前台人员若发现成年人携带未成年人特别是不满14周岁儿童入住登记的,或者未成年人单独、多人要求入住登记的,须询问相互关系、入住目的、监护人是否知情,并及时向属地派出所报备。
在其他领域,民政部已将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建设标准之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等,也对相关行业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作出规定。
杭州西湖区检察机关有关负责人建议,将不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处分措施落实落细,增加对主动报告的鼓励措施;明确牵头部门,设立报告电话进行统一受理。
预防犯罪:加强专门学校建设 破解“问题孩子”背后的社会问题
一些罪错未成年人,家长管不了、学校无力管,陷入“抓了放、放了抓”的恶性循环。
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
记者了解到,一些专门学校正在探索一条以教代刑、提前干预的新路径,帮助罪错未成年人更好地回归社会。
“早期我们也曾像一些老式工读学校一样,依赖庞大的军训量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广州市新穗学校教务处主任尹章伟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大力推进美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等校本课程建设,通过教育理念的内化让学生自觉纠偏。实施这些教学方法之后,有些学生升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分级干预矫治未成年人偏常行为,是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一个重要理念。广州市针对具有一般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或免于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和正在服刑的未成年犯三种不同教育矫治对象,正在探索建设不同类型的专门学校精准施策分类矫治。
“问题孩子”的背后是社会问题。最高检有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加强对案件成因、规律和趋势等分析,协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从解决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入手,更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上一篇: 上海中小学生抗疫图文征集活动圆满落幕!“优秀作品”获得者名单公布
下一篇: 沪考心语丨读懂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