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上线全链路电子信息系统,为全国门店提供数字化分析与智慧运营支持。 据介绍,该系统可覆盖采购、仓储、...
-
入围只是起点:三陶锚定智能教育十大趋势,打造AI...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指导的“智能教育在中国”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正式发布。三陶教育申报的《三陶AI智能学习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育人系统支持与课堂教学范式重塑,实现教育公平技实...
-
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张江科学城“科技×民生”高端对话论坛
近日,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向“新”出发·“质”行高远——张江科学城党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峰会暨张江“尖峰”论坛。本次峰会由“五个张江”(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委员会、中共上海张江(集团...
-
东孚上海公司多伦路项目获评2024年度四川北路街道...
近日,四川北路街道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暨2025年度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东孚上海公司作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单位代表受邀参加,并被授予2024年度四川北路街道区域化党建突出贡献单位。 ...
-
中建东孚华漕项目“三证一书”同日获取,开足马力打...
近日,东孚上海公司华漕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桩基施工许可证、项目交地确认书,实现“三证一书”同日获取,创下获批速度新标杆。 项目自成立以来全力推动开发建设工作,组建攻坚小组,通过...
财经
-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齐聚“HDD·上海鸿蒙生态伙伴论坛”,共同见证HarmonyOS带给用户的全场景体验升级。现场,随申办...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上海电机学院深耕“一田四地”, 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22/12/02 教育 浏览:365
“一田”引领,创新激发产教协同展现新活力;“四地”推进,携手推进产教融合进入新阶段!在日前举办的上海电机学院产教融合推进大会上,院长龚思怡提出,要深耕“一田四地”,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据了解,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电机学院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上海优势、临港模式、电机品牌”的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之路。
“扎根临港融合创新”,这场产教融合大会释放哪些信息?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激活创新策源和产业转化潜力,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必须回答好的新时代问卷。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鲁雄刚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在69年的办学历史中因产而生、随产而进、偕产而兴,与行业、企业合作密切,富含产业基因。学校坚持并不断深化探索产教融合特色发展道路,就是要依托悠久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经验,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路径,进而推动教育与产业更全面地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
会上,上海电机学院分别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电气集团、上海临港集团、积塔半导体,以及中国商飞上飞公司、东航技术、春秋航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和建设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办公室、上海市重型燃气轮机气动实验研究联合创新中心(筹)、产教融合示范区发展研究中心、“动力之城”研究院、氢能中心实验室、车规芯片工程实现联合实验室、航空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功能性平台。会议还宣布设立“上海电机学院产教融合发展基金”,首期已募集资金2700万元,将全面用于支持学校产教融合工作的深化开展。
image.png
根据协议,上海电机学院将与签约单位携手,在学科专业建设、产业人才共育、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人才双向流动等领域不断扩大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借助“上海电机学院产教融合发展基金”的支持,更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政策理论、发展模式、机制创新、项目和平台建设研究,更深入推进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融合,更有力推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
据了解,本次产教融合推进大会以“扎根临港融合创新加快建设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邀请企业专家和高校学者将开展近二十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论坛活动,围绕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从人才培养、平台合作、产业学院建设、课程改革、协同创新、工程实现、成果转化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经验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为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经验,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image.png
“一田四地”融合赋能,打响产教融合的“电机新品牌”
上海电机学院“因产而生、随产而进、偕产而兴”,创办近七十年来始终伴随着新中国工业的发展而成长,始终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始终坚持与产业共呼吸、与企业同发展,始终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发展道路,累积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了10万余名卓越的现场工程师。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学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布局高度契合,近年来学校扎根新片区,“小电机、大锻件、智能造、产教融”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和“最电机、最临港、最产教融合”的事业发展新品牌逐渐成型。
龚思怡提出,要深耕“一田四地”,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一田”即建设产教融合制度创新试验田,强化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开放共享,为新片区产教融合制度创新探索新路,为推动四链融通贡献电机智慧;“四地”即把学校建设成为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基地、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基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一田”积极引领,“四地”逐次推进,有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据介绍,根据《上海电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电机学院将以“建设产教融合制度创新试验田”为引领,不断探索机制创新,激发产教协同活力;将以建设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基地、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基地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为契机,优化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等多种途径,稳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一是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新片区产业布局。统筹校内优势资源,优化调整专业结构,聚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集成电路、现代服务等高水平特色专业群。进一步推进“临港电机现代产业学院”“航空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深入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优化工学交替和“3+1”“2+2”等“订单班”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完善“三双四共”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和“企业全程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二是拓展产业类人才延揽渠道。与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全职引进一批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服务国家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和企业创新发展;柔性引进一批产业教授、产业导师和产业讲师,优化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完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保障,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和相关政府事业单位建设一批高水平定点产教融合型师资培养基地,营造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良好生态。
三是服务区域产业布局,打造高水平“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学科群”。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布局,在能源动力、民用航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行业头部企业协同创新。携手头部企业共建氢能创新研究院、“动力之城”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助力“国际氢能谷”、“动力之城”核心区和“东方芯谷”建设。联合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等,共同打造10个以上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工作站,充分发挥工作站作为产业链和创新链联结枢纽的作用,强化校企科技成果、科研资源、科技人才的协同匹配,为企业提供测试分析、技术咨询、专利申报、标准制定等技术支持,为校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服务。
龚思怡表示,上海电机学院将学校将以本次产教融合推进大会为新的出发点,加快建设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步伐,坚定不移地扎根在临港新片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锚定“中国特色、上海优势、临港模式、电机品牌”发展目标,加大开放合作、制度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着力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推动学校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使产业需求捕捉更加精准、协同育人途径更加多元、协作发展机制更加通畅,合作主体活力更加迸发,不断将“产教融合”的特色与品牌擦亮、打响,为上海及临港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