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沪上重大文化地标上海文学馆开工建设

新闻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目 录 上海名流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

      4月22日,2025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由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指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监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协...

  • 烟台文成城堡:电影IP撬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文...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观影人次超3.5亿,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电影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烟台文成城堡凭借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群和《西虹市首富...

  • 颂经典,启华章 —— 2025博悦之夜

    3月26日,博思格镀面钢品中国以“颂经典,启华章”为主题,在百年经典建筑外滩三号内隆重举办“2025博悦之夜”活动。博思格中国区管理层和镀面钢品各位同仁与长期支持博思格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欢聚一堂,在黄浦江畔的璀...

  • 参与一场《咖啡的觉醒之旅》,在咖啡冥想中激活自...

    日前,Discovery频道和越南中原传奇合作制作的新影片《咖啡的觉醒之旅》已经热映,影片的主要内容紧扣越南当地的咖啡文化,介绍从坚韧的罗布斯塔咖啡豆到咖啡觉醒之旅的完整体验,引入独特的咖啡冥想,用一杯越南...

  • 臭臭!体味可能让你丧失参赛资格?

    你是否曾想过,扑克桌上的“异味问题”竟然会成为赛事总监的一大困扰? 根据EV官网报导 (evpk1.com),近日锦标赛赛事总监 Matt Savage 分享了一个令全球赛事总监头疼的难题——如何应对选手身上的体味问题。 这...

财经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沪上重大文化地标上海文学馆开工建设

发布时间:2022/08/18 教育 浏览:230

“不久的将来,上海将拥有一座记载、研究、讲述自身历史的文学场馆,一个满目琳琅、字字珠玑的文学家园。”昨天,上海又一重大文化地标——上海文学馆在虹口区武进路439号正式开工。

上海文学馆由扆虹园等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一幢新建建筑组成。该馆将对标国家一级文学馆建设目标,以上海文学史料等文物资源研究为基础,突出展示海派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汇集全球文学艺术资源,实现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成为人民城市的一处“文学家园”。

上海文学馆预计于2024年建成并向公众开放。作为北外滩区域城市综合体建设的一部分,该馆将联结周边商业、办公、花园步道等,共同成为海派文化集聚展示区,保留历史脉络,延续城市风貌。

选址文学群星璀璨之地,开创市区共建文化项目新模式

上海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重镇,建设上海文学馆,是上海几代文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共同心愿。市委市政府回应这一呼声,着眼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批准立项建设上海文学馆。

几经论证,上海文学馆最终选址文化资源丰富的武进路四川北路——这片区域是百年前沪上闻名的公共空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群星璀璨之地:孙中山曾三次到访扆虹园,南强书局、水沫书店、辛垦书店等进步出版机构在此成立,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丁玲、柔石、施蛰存等大批知名作家在这里创作、生活、战斗……掀起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热潮,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方向,成为上海城市文化记忆中的重要篇章。

“高质量地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市作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上海文学馆,将传承上海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延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文脉,成为上海推动“世界文学之城”和文学之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上海文学馆还开创了市、区共建文化项目的新模式,即由上海市设立、虹口区政府委托开发商崇邦集团建设,之后交付市作协布展和运营。未来,将充分发挥文学馆的综合作用,有良好的展陈、保存功能,还能在文学研究和普及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有所作为,成为能够代表国际文化大都市水准、吸引人们近悦远来的文化空间。

新老建筑跨时空对话,成为未来文学的摇篮

“这些标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的作家、作品,产生于这个环境,而一座新的文学馆在此设计建造,正是以建筑的形式回应了相关城市记忆。”在作家孙甘露看来,上海文学馆的建设,预示着一段新的文学旅程开启,“它将融入城市不断发展,成为未来文学的摇篮,接续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优良传统,接续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光荣传统。”

根据规划,上海文学馆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根据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相关修缮要求,区域内三栋老建筑正“修旧如旧”:无论是外立面、空间格局、门窗、阳台,还是其他具有特色装饰的重点保护部位,都按照原式样、原材质、原工艺进行修缮,力求全面保持建筑原始风貌和肌理,预计今年11月修缮完毕。而新建筑将结合扆虹园及紧邻的“今潮8弄”,糅合所属风貌保护街坊特征,形成新老建筑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用城市让文学活化,用文学为城市赋能。”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文学馆是结合旧区改造建设的沪上文化新地标,将在城市更新、空间重构中,留存下乡愁,赓续“最上海”的文化基因,打造集中展现海派文化创新发展的活动区域。接下来,虹口区将以建设上海文学馆为契机,开展文学服务及文学活动,推动公众可持续、多维度地亲近文学、感知文学。也为文学人才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文学原创力,用文学形式挖掘好、传承好、弘扬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并将积极打造城市文学文化IP,推动其与旅游、创意、商业、影视等多元文化业态的发展,塑造更具神韵魅力的城区软实力。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市委常委、虹口区委书记郭芳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