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长宁这个“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的抗疫志愿者,就是不一样!

新闻

“樱为心动,鲜启未来”  美国西北樱桃征服岭南夏日味蕾 “樱为心动,鲜启未来” 美国西北樱桃征服岭南夏日味蕾

2025年7月3日,由美国西北樱桃协会主办的“樱为心动,鲜启未来”西北樱桃新品上市品鉴会全国巡展第一站,在广...

财经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长宁这个“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的抗疫志愿者,就是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2/05/11 新闻 浏览:268

“我报名!”“报名+1”……在过去的40多天里,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下,继续发扬“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社区作贡献”的传统,一名名党员与群众走向一线,从凌晨到深夜,共同守护家园。

虹储小区共有老式公房13幢、62个楼组。居民区总户数1048户,常住人口近2000人,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在疫情之下,小区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100多名志愿者不畏辛劳,战斗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老骥伏枥,六零七零带头出战

“支书记,还有多余的物资吗?我们楼里有一对老夫妻家里的生活物资不太够了。”在居委会,高蕴华向正在忙碌的党总支书记支颖道明了来意。

1973年出生的高蕴华是东华大学的一名教师,虽然刚搬来虹储不久,却主动担任起了所在楼栋的楼组长。除了每天按时为学生上网课外,课余时间,高蕴华便会走出家门,承担楼里居民抗疫发放抗原、生活物资配送、关心关爱特殊群体等志愿工作。

来自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的钱智明今年58岁,是一名工程师。物资发放时,钱智明便会运用擅长的专业知识,衡量每一辆运载车的物理空间,让有限的空间装载最多的物资,从而实现最高效的配送。

言传身教,宝爸宝妈主动请缨

“嘀嘀……”伴随着几声清脆的喇叭声,有一批生活物资抵达虹储居民区门外。推着宝宝的小推车,“90后”宝爸宝妈徐翰翔、许文华便加入到物资发放的队伍中。

平日里,这对年轻的奶爸奶妈和居委会几乎是零交集,然而却在小区实施封控的第一时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带给支颖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徐翰翔、许文华一家四代都住在我们居民区,爸爸妈妈和奶奶住在一起,而他们则和2个宝宝住在一起。封控以来,这对小夫妻为了全力支援抗疫,毅然地将五六岁的孩子送到了爸妈家。”支颖告诉记者。

没有了后顾之忧,徐翰翔、许文华几乎一次不拉落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有时,他们是核酸采样现场的扫码员,穿着“大白”服在太阳下一站就是6个小时;有时,他们是发放物资时的搬运员,组成人形传输带。“因为物资比较多,宝爸徐翰翔就自己开车,把车里装得满满的,然后一栋楼一栋楼帮我们发物资,节省了很多时间。”支颖说道。

杨媛媛、钟琳分别就职于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杨媛媛还担任起临时党支部书记。杨媛媛的丈夫钟琳也不甘示弱,作为社区全员核酸的第一批PDA扫码员,每次2000多人的核酸检测往往要从早上8:30持续到下午2:30,不能吃饭喝水,还要承受“大白”服带来的闷热不适,而钟琳每次都会出现在现场。

不负韶华,八零九零不甘人后

张丽是一名“90后”,就职于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协助居委会拟定工作内容、发布信息、招募志愿者,成为居委会与志愿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

“比如每次核酸检测发动志愿者,我们凌晨3点接到任务,6点就要上岗做核酸,我只需要告诉张丽明天的工作任务,张丽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梳理出时间、集合地点、注意事项、防疫要求等一应俱全的信息,然后发布在志愿者群中。”

此外,还有去年才来的“80后”居民区党总支委员丁文龙,居委会不坐班委员姚东升 、范宇凡等志愿者,他们在小区不断传承并践行“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社区作贡献”的优良传统。

“我们登记在册的在职党员有100名左右,他们纷纷走出家门,投入抗疫工作中,同时,也带动了一批青年群众,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志愿者队伍如同滚雪球一样,越发壮大。”支颖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志愿者人数多,常常会出现志愿者招募工作刚发布就被“秒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