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一图看懂《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     
          
- 
          
     奇卡 QICA 携手邓亚萍、胡麟鹏 ,共庆第十届睿卡嘉...     
          2025 年 10 月 18 日,第十届“ 方寸之间”睿卡嘉年华在上海浦东正大广场圆满举办。作为国内收藏卡领域的代表性盛会,活动汇聚了众多行业品牌与收藏爱好者 ,共同见证收藏卡文化的蓬勃发展... 
- 
          
     浙江中小学生秋假在即,濮院多元场景满足亲子家庭...     
          近期,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绝大多数地市都安排在了11月的不同时间,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这一假期安排为众多家... 
- 
          
     “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推广行动正式启动...     
          千亿级社区消费蓝海待掘金!“315龙鸡安心购”全国招商启动 记者从“315龙鸡安心购”组委会获悉,国内领先的AI智慧零售平台——“315龙鸡安心购”日前在浙江宁波隆重启动全国推广行动。本次启动仪式不仅是平台迈向全国... 
- 
          
     “骅”章新启,聚“力”同行  恩骅力虹桥办公室暨中国...     
          上海,2025年9月23日——全球工程材料领域领导者恩骅力(Envalior)今日宣布,其整合后的首个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亚洲的战略枢纽——上海虹桥办公室暨恩骅力体验共创中心盛大开业。该中心的启用,是恩骅力“贴近中国本... 
财经
- 
          
     约500款上海App已完成鸿蒙化创新升级,鸿蒙生态在...     
          5月9日,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上海千行百业企业代表和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齐聚“HDD·上海鸿蒙生态伙伴论坛”,共同见证HarmonyOS带给用户的全场景体验升级。现场,随申办...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高言值”提案建议描绘有温度的“民意地图”
发布时间:2022/01/20 新闻 浏览:320
“新城人口学历高、年纪轻,文化设施要多多倾斜”,这里有群众的分量;“数字经济的触角,应当跨越林间小路,连通万顷农田”,这里有接地气的思考……正在举行的2022年上海两会上,来自各个界别的政协委员们握有麦克风、珍惜话语权,提案选题精准、建议可行,体现出“高言值”。
“五”彩缤纷,有产业也有文化
2020年谋篇起步、布局棋子,2021年夯实垒台、立柱架梁,2022年乘势而上、全面发力——在王训国委员看来,上海“五个新城”投资上规模、建设上水平、产业上能力,体现不一样的发展热度和不寻常的发展成果。他建议,根据“五个新城”规划定位,遴选比对市属国企的性质和功能,建设成各具特色的企业总部园区。如嘉定集聚汽车企业总部园区、青浦集聚科技研发企业总部园区、松江集聚人工智能企业总部园区、奉贤集聚化工科技企业总部园区、南汇集聚国际贸易物流和重型制造企业总部园区等。
民盟上海市委在集体提案中提出,承载着上海多重发展目标任务的“五个新城”,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双碳战略。建议在区域能源、建筑、交通等主要领域,针对不同碳减排技术路径选择开展科学评估,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确定有益于带动或引入优势技术、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
立足长三角视野,何少华委员关注以文化为新城赋能,以文化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他表示,强化新城文化品牌形象、特色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的建设和推广,构建“一城一名园”,使新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增长极。如嘉定新城要壮大“国际汽车智慧城”品牌,青浦新城要构建起“长三角数字干线”,松江新城要打造好“G60科创走廊”,奉贤新城要建设好“东方美谷”,南汇新城要创新“数联智造”品牌。
乡村振兴,数字化浸润沃土
乡村,正在焕发新活力。从村容村貌更迭,到农民实现增收,再到产业结构升级,上海从多角度推动乡村振兴。委员们在提案中聚焦这一热点,建议从技术赋能、制度保障与文化补给等方面进行改善,推动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
机器人在果园值守,无人机巡视作业,数字化治理及闭环让农户能“清楚看见收益”,家家户户可享受到数字技术的福利……为了让更多乡村插上数字化“翅膀”,农工党上海市委在《关于加快本市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中提出,引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其与农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完善的农业智能生产决策控制体系,实现农业产业的绿色增效。同时,以信息技术进一步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资源丰富的村庄应该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人的作用至关重要。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认为,上海应尽快补齐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引进、储备、使用等方面的短板,从而推动上海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在人才素质方面,应该引育并行。提案建议,为上海农业农村急需的青年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薪资福利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推动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农村人才开展“手拉手”合作对接,还要创新现代职业农民培养模式。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与灵动设计。周武忠等委员递交的《关于率先推行乡村设计师制度,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提出,设计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此建议,成立乡村设计师行业协会,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关注册乡村设计师制度,为乡村设计行业更好发展提供基础。
生态宜居,城市空间“绿”转身
天更蓝、水更清,这是人们对于生存空间最美好的期待。今年上海两会上,绿色低碳依旧是委员们的关注焦点。
民革上海市委在集体提案中提出,应在建筑领域践行绿色方案,通过扩大碳排放监测覆盖面,摸清建筑整体能耗底数。同时,制定公共建筑设计用能限额制度,推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尤其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同步推动节能改造。
“居民生活和消费端的碳减排至关重要。”王淳委员认为,应加快碳普惠体系建设,不仅要制定出台《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还要建立第三方数字化绿色生活减碳计量的统一平台。这一体系通过收集居民低碳行为数据并进行减排量计算,将减排量折算为碳权益积分,居民可在相关权益平台上换取商品、优惠券等。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需要绿色基础建筑、新能源、绿色交通的赋能。梁洁芹委员递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助推上海市建成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议》,建议大力推行绿色步道,并加强与小区的无缝连接,从而缓解路面交通压力、增加行人出行的便捷性,吸引更多市民选择绿色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