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
继主体结构封顶取得突破后,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再传捷报。近日,项目幕墙工程正式启动首单元吊装,标志着这座未来张江新名片正式进入外立面形象展示与绿色性能攻坚的全新阶段,为项目实...
-
人民城市的温暖答卷,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签订土...
-
以党建之力,兴强企之业,构建“浦江潮生4个+”工作...
东孚上海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以“两个维护”为统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运用“浦江潮生4个+”党建工作模式,保障了各项重点任务...
-
创新科技赋能设计美学,2025华为鸿蒙智家设计大赛...
AI技术的浪潮下,“空间智能化”在家居场景中持续渗透及应用,通过兼容性、技术力、感知力,让设计师借助其力量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情感丰富的空间,从而开辟出新的空间场景设计新思潮。 为推动空间智能化在...
-
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起幸福人居坐标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
财经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食品级”化妆品可食用?不存在的
发布时间:2021/09/16 消费 浏览:269
可食用果冻口红、食品级儿童防晒霜……为了迎合消费者对健康绿色的需求,一些商家推出了“食品级”化妆品,并宣称此类化妆品安全有机、无副作用。“食品级”化妆品真的安全到可食用吗?
“从现有标准以及技术规范来看,并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也没有‘可食用’的化妆品。”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作为一种化工产品,化妆品与食品分属于不同行业。食品的使用方式是经口摄入,并通过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协调合作来完成消化和吸收,与化妆品的使用方法、作用部位、作用机理均不相同。”该负责人表示,另外,二者所用原料的禁限用要求,产品所执行的标准、技术要求、检验标准、生产环境条件要求也不一样。
实际上,商家打出“食品级”的招牌,是为了替代“纯天然”“无添加”等早已被禁用的违法违规宣传,标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质量。
该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化妆品在一定时间内(即保质期内)保持性状稳定、不腐败、不变质,或多或少会添加水、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无化学成分添加的纯天然化妆品并不存在。
因此,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早在2010年发布的《化妆品命名指南》里就已规定“纯天然”为虚假性词意,不得在化妆品名称中使用。结合现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对标签标注内容提出的禁止性要求来看,化妆品标签中“纯天然”宣称也属于违法违规宣称。
“纯天然”被明令禁止,这才有了商家自创的“食品级”化妆品的营销噱头。不法商家投机取巧,大打法律的擦边球,暗示消费者“能吃进嘴里的,用在身上更没问题”,目的只是让产品身价上涨,销量增加。
除了“食品级”“纯天然”,化妆品中典型的违法违规宣称还有“特效”“顶级”等绝对化词语、“再生”“抗疲劳”等夸大性词语,以及“抗菌”“脱敏”等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
“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应仔细查看化妆品标签标注的内容,通过其语言环境来判断是否属于上述违法违规宣称。”该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持警惕性,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被商家的文字把戏忽悠。
据了解,在国家药监局连续两年开展的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中,化妆品非法添加禁用原料等严重违法行为属于重点打击对象。专项行动期间,各地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查处了一批化妆品重大典型案件,捣毁生产经营窝点5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涉案总金额超过20亿元。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如何判断化妆品的安全性?业内专家介绍,公众可以通过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监管APP来查询产品信息、了解化妆品知识、投诉举报。据了解,2021年5月24日,化妆品监管APP升级,增加了帮助中心、使用引导页、政策法规库、科普知识问答、调查问卷等功能。截至目前,用户下载量已突破260万。
专家提醒,消费者使用化妆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可疑化妆品,并立即清理皮肤上的残留物。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就诊时带上可疑的化妆品及外包装,以便做斑贴试验等辅助检查,同时配合医生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