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以科学眼光审视冷门学科专业

新闻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

  4月22日,2025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正式开启投保窗口,由上海市医疗保障...

  • 烟台文成城堡:电影IP撬动经济,打造“一带一路”文...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春节档总票房突破70亿元,观影人次超3.5亿,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电影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烟台文成城堡凭借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群和《西虹市首富...

  • 颂经典,启华章 —— 2025博悦之夜

    3月26日,博思格镀面钢品中国以“颂经典,启华章”为主题,在百年经典建筑外滩三号内隆重举办“2025博悦之夜”活动。博思格中国区管理层和镀面钢品各位同仁与长期支持博思格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欢聚一堂,在黄浦江畔的璀...

  • 参与一场《咖啡的觉醒之旅》,在咖啡冥想中激活自...

    日前,Discovery频道和越南中原传奇合作制作的新影片《咖啡的觉醒之旅》已经热映,影片的主要内容紧扣越南当地的咖啡文化,介绍从坚韧的罗布斯塔咖啡豆到咖啡觉醒之旅的完整体验,引入独特的咖啡冥想,用一杯越南...

  • 臭臭!体味可能让你丧失参赛资格?

    你是否曾想过,扑克桌上的“异味问题”竟然会成为赛事总监的一大困扰? 根据EV官网报导 (evpk1.com),近日锦标赛赛事总监 Matt Savage 分享了一个令全球赛事总监头疼的难题——如何应对选手身上的体味问题。 这...

  • 菁活植物活性水上市: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无缝...

    2025年3月18日,“菁活植物活性水新品发布会”在第一食品南京东路店四楼顺利召开。此次发布会以“菁萃天然 活力新生”为主题,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关键词,邀请各界专家、企业代表等50余位嘉宾,共...

财经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

以科学眼光审视冷门学科专业

发布时间:2022/09/23 新闻 浏览:253

据媒体报道,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加大投入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建成,国内天文学人才需求进一步上升。国内天文学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高校陆续建立天文学专业,高考报考中传统冷门的天文学专业似乎将迎来走热的机会。不少专家学者也表示,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科研领域不断发表出世界领先的成果,天文学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科学,在高校兴起将成为一种趋势。

一直以来,“天文学”“古文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学科专业,仍给人以小众和高冷印象,总被公众习以为常地冠以“冷门”。这些专业在志愿报考中连年遇冷,高水平师资较为匮乏,社会从业人员和岗位需求也是寥寥可数。

曾几何时,报考专业被视为几乎与高考分数同等重要的事务,修读专业则作为谋划行业职业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参照,学科专业排名和声誉更是成为了公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但逐渐地,随着社会需求的飞速变化,产业结构的急剧调整,知识领域的迅速创新,各学科专业在学生规模、师资力量、就业需求、资源条件、实用价值等方面形成较大差异,致使学科专业的冷热现象也日渐浮出了水面。

从字面上理解,冷门有“很少有人从事的、不时兴的”之含义。在媒体报道和日常话语体系中,通常在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招生的报考阶段,因社会需求少、就业难度大等原因导致报考人数少,称之为冷门学科专业。这里主要是将社会供求关系、就业的体面程度、经济收入等就业市场反馈作为学科专业“冷”与“热”的划分依据。

不过,伴随国民文化素养的快速提升,近些年来,公众对学科专业的“冷热度”已不再那么敏感和盲从,而是从内涵规律、发展演变、未来前瞻上更加全面、客观和理性地认知。毕竟,从长期来看,大部分学科专业的就业情况是一种动态的“U”形,不会一直处于低谷,也不会永远占据高位。昔日不少学生眼中的时髦专业,如今却可能列入低就业率之列;而部分就业率低的专业,未来也很有可能受到追捧。

加之国家也日益重视起那些也许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的学科,以系列引导性、激励性政策机制带动这些基础学科、冷门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于是,一些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逐渐受到重视;对国家发展、文明传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或填补空白的基础学科、冷门学科被列入重点支持清单。

以天文学为例,作为可带动革命性变化发展的基础学科,2018年被纳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专业。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持续加大投入,国际青年学者纷纷加盟,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以及FAST大科学装置、深空探测等天文空间项目的陆续建成,“以星辰大海为征途”的天文学学科专业,迎来了升温走热的机会,成为了不少青年学子热捧逐梦的明星专业。

事实上,学科专业建设及其优化的根本动力与落脚点是人才培养。加强“人”的保护与培养,是冷门学科专业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因而,着眼于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学习者一定要结合自身能力、个性、志趣、家国情怀、专业科学精神、职业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行业发展规律,认真分析新经济、新业态中可能蕴藏的就业机遇,以长远眼光勇敢选择那些有重大学术价值、重要文化价值的基础学科、冷门学科。

这些有意愿、有能力且条件适合的人,正是冷门学科专业发展所需的真正力量。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有提升的空间。唯有基础学科的进步和突破,才能支撑尖端科技与前沿学科的不断精进和原始创新。当更多人从教育和社会的大格局出发,以长远眼光、世界眼光、科学眼光,深度思考当下的人才培养应如何满足未来社会需要,便不会再小看任何一个冷门学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