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第二届汉文化论坛文艺演出暨2023中国(徐州)汉文...
9月22日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汉文化论坛文艺演出暨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徐州国家5A级景区云龙湖畔举行。9月22日至11月中旬期间,围绕“多彩两汉 品味徐州”的...
-
自在非凡,独自‘净’彩:AUGER理容工具品牌新品盛典...
男士理容品牌AUGER,以其卓越品质和优雅设计,将于2023年9月8日于上海“复兴五库”举行主题为“本我,始于此刻“的新品上市发布会盛典。 **品牌背景和特点** AUGER作为百年知名刀具制造商贝印旗下的男士理...
-
今日发布!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9月22日开幕
9月15日上午,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发布会上宣布,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2日-11月中旬举办,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多彩...
-
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在各社区热闹开展
今年年初,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23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精神引领、榜样引路,推进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习宣传展现新气象。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
松典影像:华为Mate60被称为“争气机”,中国制造到...
9月3日18时8分,华为Mate 60 手机正式全渠道开启全款销售。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华为门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争相购买。许多人表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消费者排队购买手机的现象了,看来并不是现在的年轻人不...
财经
-
GTC泽汇资本放眼全球 用实力吸引投资者
迪拜是中东最富裕的城市,这里不止有七星级的帆船酒店、世界第一高楼、全球最大购物中心,还是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拥有非常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也是GTC泽汇资本将办公地点设在迪拜的主要原因。...
-
跨境直播风起,标杆国货扎堆上阿里国际站:白猫海...
标杆国货品牌正扎堆上阿里国际站,像人们熟知的上海国货企业白猫,借助阿里国际站的超级星厂牌活动,白猫1周海外需求量环比增长4倍多。马来西亚客户在直播当晚,就下了样品单。 据了解,在近期白猫做的一场跨...
-
2022年上海券商共保荐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2245亿元
4月7日,上海证监局组织召开辖区证券经营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证券经营机构克服疫情影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年共保荐了111家企业IPO上市,融资规模2245亿元,主承销...
瞄准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生物医药热土更热
发布时间:2022/08/12 新闻 浏览:70
8月11日电(记者龚雯)生物医药既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守护百姓健康的民生产业。今年出台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到了建设生物经济创新发展高地、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行动,其中长三角被频频提及。
11日,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奉贤区召开,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主办,新华社粤港澳大湾区运营中心(总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深圳市乐土生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承办。与会专家和业界人士认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优势突出,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将促进我国健康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医疗健康服务业超8万亿生物医药成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业态不断涌现,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已超8万亿元。在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生物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到,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重点围绕药品、疫苗、先进诊疗技术和装备、精准医疗、检验检测等方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增强生物医药高端产品及设备供应链保障水平等。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指出,长三角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其当前正处于从“地方集聚”向“区域协同”的关键跃升期,在此集各方之智慧和力量,立足区位和产业比较优势,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平台化方向发展,引领带动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丰富,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雄厚,科教人才竞争力领先,具有发展健康产业的独特优势和坚实的基础。愿与大家一起探索创新,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目标,培育健康产业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发展动能,持续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创新热土添乐土从“朋友圈”到“生态圈”
从1985年我国正式实施药品管理法到2008年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前,我国只获批上市了5个一类新药;而2008年专项实施以来,我国已获批上市超75个一类新药。
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全国获批的创新药,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来自上海,不少研发成果在全国领先、与全球同步,这片创新创业热土吸引着企业和机构前来外拓“朋友圈”、共建“生态圈”。11日,总部位于深圳的乐土生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奉贤区进行乐土生命科技上海CDMO(合同研发生产外包组织)基地启动仪式。
8月11日,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乐土生命科技上海CDMO基地启动。
奉贤区委书记李政表示,奉贤集聚了2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引进了一批国家级功能平台,正在努力成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重要承载地。在上海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奉贤区位优势明显,东联自贸区新片区、西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北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倚国家海洋战略,享有新片区、新城叠加政策,发展活力充沛。
“在深圳,乐土初步建成了一个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包括基因检测、CDMO、创新药研发、医疗服务、医养等五大业务板块。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排头兵,也是乐土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市场。”乐土生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如银说,一期工程包括CDMO平台、医养基地等业务板块,服务长三角生物药企,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产业基金,利用CDMO平台打造孵化器和加速器,赋能创新药企,形成产业集群,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携手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202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新药、新技术从最初一个想法到最终应用于患者治疗,需要许多人的参与建设和努力付出,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用药需求,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8月11日,与会代表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展开相关讨论。
“在大协作的新时代,我们希望在生命医学领域、健康领域组织一个综合性、交叉性的大科学团队,使一些基础研究的新成果能够尽早落地,为人民健康做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说,大健康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发展计划中一大重要方向,学校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来发展大生命的学科交叉,同时通过一些大设施、大医院以及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加速推动成果转化的同时,获得医学新认识、诊疗新方案,让转化医学成为一座“双向桥梁”。
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德岳也表示,对研究者来说创新就是灵魂,但由于医药这个领域与生命相关,非常复杂,有好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所以业界需携手攻关,进一步提升创新的空间。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到,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以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改革试点,引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壮大。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副主任郝晓宁称,除了跨行业合作,通过跨区域合作,也将有助于突破原有局限范围,这也是长三角区域的优势,通过各尽所长、精准发力,从前端预防到后端康复,趁势而上,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