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为老挝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这场座谈会聚焦上海书写的“小而美”

新闻

创新吉祥符号致敬首个非遗春节 祝福每个“卓”尔不凡、引以为“傲”的你 创新吉祥符号致敬首个非遗春节 祝福每个“卓”尔不凡...

2025年蛇年,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为了庆祝这一独特的春节,爱他美从传统节日之美中汲取灵感,...

  • 星光璀璨服务典范——记客服明星王春的先进事迹

    在繁忙而琐碎的客户服务工作中,总有一些人凭借他们的热情、专业和耐心,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王春,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公司客服部投诉处理调度室的班长,她以卓越的服务质量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客户...

  • Syensqo发布企业中文名称“世索科”

    2024年12月19日,Syensqo发布企业中文名称——“世索科”。谈及将企业中文名定为“世索科”的原因,Syensqo中国区总经理刘阳表示:“世世代代探索科学的世索科将坚守不断创新的探索者精神,做中国发展的长期建设者,做行业低...

  • 客户有需要,刚好我专业——记淄博联通智家工程师胡志强

    胡志强是淄博联通张店区科苑片区网络维护班班长,十几年如一日,练就了一身装维技艺,各种疑难工作似乎都难不倒他,在对待客户上,他更有一番心得。 他常说:正人先正己,律己方能律人,要想取得客户信任...

  • 联通好服务、用心为客户:服务基石——宋媛珊

    宋媛珊是淄博市高新区分公司华光路营业厅的一名营业员,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便一直坚守在营业窗口,始终以客户为中心,聚焦服务发展,用甜美的笑容和敬业之心温暖着每一位客户,为淄博联通树立了良好的窗口...

  • 用青春的脚步丈量前进的里程-韩莹徽

    青春是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犹言在耳,也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青春、追求梦想。 韩莹徽,是淄博联通桓台县分公司营业厅...

财经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

为老挝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这场座谈会聚焦上海书写的“小而美”

发布时间:2021/12/05 新闻 浏览:316

“我们盼望已久的中老铁路开通了。我们老挝人民盼望的幸福生活,随着这辆火车已经奔驰而来了。老百姓都期待,这条神奇的铁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12月4日,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工作重要指示暨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留学生李东怀着激动的心情对师长说道。

李东是上应大招收的第二批老挝籍留学生。他的学长学姐一年前已回到家乡,将所学的专业本领应用到中老铁路初期建设中,并将继续服务该铁路的后期运维。他们立志不仅要成为维护中老铁路的工程师,也要成为维护中老友谊之桥的工程师。

四年前,在上海市外办和国家澜湄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上应大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合作启动了“中国-老挝铁路工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2018年起,一批批年轻学生相继来到上海,怀揣着成为“老挝詹天佑”的梦想,学习铁路知识和本领。这是中国首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铁路技术人才。

“中老铁路是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最好实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表示,推动“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是上应大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担当。但他指出,学校目前所做的工作只是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因为,开通后的运行维护是关键,这其中,需要大量的本土化高级铁路技术人才,为老挝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就是“一带一路”“工笔画”的重要一笔,“我们愿意将这一笔继续高质量地画下去。”

上海市外办主任、市友协常务副会长张小松则从地方外事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国际合作项目的培育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民间外交做人心工作更是一个长期过程。中老铁路开通是一个新的起点,后续还要积极谋划,夯实平台,推动与老挝方面在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深入合作。“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国际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市外办、市友协对上应大与老挝高校携手开展高等教育合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从提供第一笔启动经费助力学校招收第一批老挝留学生,到像“大家长”般、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关心关爱老挝留学生。上海市友协会长陈靖以今年市友协与上应大等单位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为例,表示上海应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他还指出,要将“硬合作”和“软合作”结合,通过这样的合作项目,做好民间外交工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空话,它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中老铁路就走出了第一步。”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表示,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旗舰,是“一带一路”的一个最成功的样板。“这条高铁通了以后,中国和东南亚的经济联系、人员往来、文化、旅游,还有更重要的RCEP区域合作伙伴关系,都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

座谈会上,与会各方一致认为,上海以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是“一带一路”这个巨大工程里的一个“小而美”的工程,未来,需要有无数个“小而美”的累积。

当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申报的“‘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也正式揭牌,在保障中老铁路运营安全、移动装备智能监测、安全控制等方面开展国际间科技合作,研究成果也将对未来的雅万高铁、中泰铁路等具有辐射价值,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