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入围只是起点:三陶锚定智能教育十大趋势,打造AI...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指导的“智能教育在中国”优秀案例评选结果正式发布。三陶教育申报的《三陶AI智能学习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育人系统支持与课堂教学范式重塑,实现教育公平技实...
-
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张江科学城“科技×民生”高端对话论坛
近日,中建东孚受邀参加向“新”出发·“质”行高远——张江科学城党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峰会暨张江“尖峰”论坛。本次峰会由“五个张江”(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委员会、中共上海张江(集团...
-
东孚上海公司多伦路项目获评2024年度四川北路街道...
近日,四川北路街道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大会暨2025年度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东孚上海公司作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单位代表受邀参加,并被授予2024年度四川北路街道区域化党建突出贡献单位。 ...
-
中建东孚华漕项目“三证一书”同日获取,开足马力打...
近日,东孚上海公司华漕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桩基施工许可证、项目交地确认书,实现“三证一书”同日获取,创下获批速度新标杆。 项目自成立以来全力推动开发建设工作,组建攻坚小组,通过...
-
东孚上海公司惠南民乐大居项目荣获2023-2024年度中...
近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了2023-2024年度“中国建筑奖项”获奖名单,东孚上海公司惠南民乐大居二期南区项目荣获2023-2024年度中国建筑品牌贡献奖。 惠南民乐大居二期南区项目位于惠南镇北...
财经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家门口的“宝藏空间”让上海更温馨
发布时间:2021/09/26 新闻 浏览:388
3D打印艺术装置“云”。
关于一座城市的美好感知,在“圈”里落细落实,上海已持续探索了七年。
2014年,上海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即在市民15分钟步行范围内,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2016年发布全国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细化一系列参数,使“开门七件事”的便利性更为具体;2019年起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三年行动。目前,上海已完成180余个项目落地。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毅松介绍,在已有三年行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正着手制定《关于全面持续推进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实施意见》,接下来将全面推开“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基本要求虽然一致,但各街区在落实时因地制宜、因需制宜,让公共服务更有温度地贴近民心。正在举行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示的就是这一充分体现城市软实力、让市民引以为豪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生动实践。
助老,散发温度的智慧社区
不难发现,公共养老设施的建设是上海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重点谋划的内容之一。长宁区新华路街道60岁以上人口有2.2万,占户籍人口的36.9%,街道把注意力放在老年群体上。2019年12月,位于番禺路222弄50支弄6号的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启动运营,整体设计为海派风格,与新华社区的总体风貌和历史底蕴相呼应。为老服务中心设有长者照护之家、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站、认知症照护专区等,可提供助餐、助浴等20多项服务。
今年,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施智慧化改造升级,建设了智慧养老数字化集成平台与“新华惠老通”小程序,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全面整合各类养老资源,营造从智能门禁、智能测温、刷脸支付到语音呼梯、健康档案、防跌倒报警、全智能小屋、炒菜机器人等集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情感关爱等于一体的智慧全场景空间。同时,新华路街道以“15分钟社区养老生活圈”建设为抓手,开发制作了老年生活电子地图。老人只要轻轻一点,就能使用活动查询、活动预约、自动导航等功能,方便精准安排生活日程。
目前,公共养老设施已基本覆盖上海主城区所有街道,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社区老年人群可以享受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
更新,老地方焕发新潜力
微更新是空间的活化,更是社区力量的唤醒。“15分钟社区生活圈”既讲究设计,更讲究“社”计,最终让市民熟悉的家园更美更宜居。
曹杨环浜是普陀区曹杨新村的文化传承带、睦邻交往带和蓝绿生态带,全长2.14公里。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点项目之一,打通断点是关键一步。在更新中,部分公共空间被释放出来,休憩区适当增加亲水平台,提高亲水性。环浜历史上有八景,贯通后,这里会增设多座步行桥。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环浜和沿河几座公园内将增添公共艺术作品,展现曹杨生息活力、四季美景。
在杨浦区四平路街道,这样的改变同样发生着。抚顺路上的口袋花园原有一圈不锈钢家具,不美观也无具体功能。改造后,两个动物滑梯增添童趣,还多了几把摇摇椅,成为小朋友们玩耍的天地。在保证原有绿化率的前提下,这里添加了跳房子区域,刷新了休憩小亭、栅栏,整个空间更明亮。苏家屯路才短短100米,经设计师艺术点化后,林荫道上散落着不少创意雕塑、城市家具,既给居民提供了休息区域,又美化了街景。
百姓事,“家门口”都搞定
社区生活圈,既是体现物质空间的设施圈、环境圈,也是凸显情感维度的邻里圈、社交圈。它的载体,是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今年以来,位于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66梧桐院·邻里汇”不断升级,让周边居民进一扇门,做多件事。社区食堂、梧桐会客厅、家门口“四史”馆、汇治理议事厅、“大课堂、小舞台”等各类空间和服务精彩纷呈,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需要。每天各个时段,公共空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主题党课、公益讲座……这里宛如一处“宝藏”空间。目前,徐汇区已实现13个街镇“邻里汇”和306个居民区“邻里小汇”全覆盖。
同样,虹口区的市民驿站、闵行区的邻里中心、杨浦区的睦邻中心、浦东新区的“家门口”服务体系等,根据实际需求建设了各具特色的综合服务品牌,并日益成为市民身边的多功能“公共客厅”。
生活便利性、文化多样性的社区建设,将重心下沉再下沉,更亲密触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15分钟社区生活圈”拉近了人与城市的心灵距离,让上海更温馨,让市民引以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