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幕墙启装!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
继主体结构封顶取得突破后,中建东孚上海公司张江“城中村”改造及TOD综合体项目再传捷报。近日,项目幕墙工程正式启动首单元吊装,标志着这座未来张江新名片正式进入外立面形象展示与绿色性能攻坚的全新阶段,为项目实...
-
人民城市的温暖答卷,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签订土...
-
以党建之力,兴强企之业,构建“浦江潮生4个+”工作...
东孚上海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以“两个维护”为统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运用“浦江潮生4个+”党建工作模式,保障了各项重点任务...
-
创新科技赋能设计美学,2025华为鸿蒙智家设计大赛...
AI技术的浪潮下,“空间智能化”在家居场景中持续渗透及应用,通过兼容性、技术力、感知力,让设计师借助其力量创造出更加人性化、情感丰富的空间,从而开辟出新的空间场景设计新思潮。 为推动空间智能化在...
-
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筑起幸福人居坐标
助力民生展央企担当,扎根上海建幸“孚”家园。中建东孚上海公司松江南站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安居梦,在黄埔江畔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篇章。 一、全速推进,跑出民生工程速度 自...
财经
-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投资者社区
北京东方通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 2020 年的公司,是东方通财企业旗下的投资者社区。该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跨市场、跨品种的数据查询、资讯获取、互动交流和交易服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朝...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12月1日,202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正式开幕,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出席开幕式。当天,交通银行举办“一路长红·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仪式,以服务“藏金于民”推动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 首发仪式上,交行个金部...
-
扬帆自贸,浦赢四海 浦发银行自贸金融纪实宣传片,...
2023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的10周年。10年来,浦发银行作为自贸金融服务的先锋银行,始终追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步伐,一路见证了中国自贸区的发展与蜕变。深耕自贸区金融服务10载,浦发...
家门口的“宝藏空间”让上海更温馨
发布时间:2021/09/26 新闻 浏览:361
3D打印艺术装置“云”。
关于一座城市的美好感知,在“圈”里落细落实,上海已持续探索了七年。
2014年,上海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即在市民15分钟步行范围内,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2016年发布全国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细化一系列参数,使“开门七件事”的便利性更为具体;2019年起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三年行动。目前,上海已完成180余个项目落地。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徐毅松介绍,在已有三年行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正着手制定《关于全面持续推进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实施意见》,接下来将全面推开“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基本要求虽然一致,但各街区在落实时因地制宜、因需制宜,让公共服务更有温度地贴近民心。正在举行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示的就是这一充分体现城市软实力、让市民引以为豪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生动实践。
助老,散发温度的智慧社区
不难发现,公共养老设施的建设是上海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重点谋划的内容之一。长宁区新华路街道60岁以上人口有2.2万,占户籍人口的36.9%,街道把注意力放在老年群体上。2019年12月,位于番禺路222弄50支弄6号的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启动运营,整体设计为海派风格,与新华社区的总体风貌和历史底蕴相呼应。为老服务中心设有长者照护之家、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护理站、居家养老服务站、认知症照护专区等,可提供助餐、助浴等20多项服务。
今年,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施智慧化改造升级,建设了智慧养老数字化集成平台与“新华惠老通”小程序,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全面整合各类养老资源,营造从智能门禁、智能测温、刷脸支付到语音呼梯、健康档案、防跌倒报警、全智能小屋、炒菜机器人等集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情感关爱等于一体的智慧全场景空间。同时,新华路街道以“15分钟社区养老生活圈”建设为抓手,开发制作了老年生活电子地图。老人只要轻轻一点,就能使用活动查询、活动预约、自动导航等功能,方便精准安排生活日程。
目前,公共养老设施已基本覆盖上海主城区所有街道,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社区老年人群可以享受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
更新,老地方焕发新潜力
微更新是空间的活化,更是社区力量的唤醒。“15分钟社区生活圈”既讲究设计,更讲究“社”计,最终让市民熟悉的家园更美更宜居。
曹杨环浜是普陀区曹杨新村的文化传承带、睦邻交往带和蓝绿生态带,全长2.14公里。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点项目之一,打通断点是关键一步。在更新中,部分公共空间被释放出来,休憩区适当增加亲水平台,提高亲水性。环浜历史上有八景,贯通后,这里会增设多座步行桥。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环浜和沿河几座公园内将增添公共艺术作品,展现曹杨生息活力、四季美景。
在杨浦区四平路街道,这样的改变同样发生着。抚顺路上的口袋花园原有一圈不锈钢家具,不美观也无具体功能。改造后,两个动物滑梯增添童趣,还多了几把摇摇椅,成为小朋友们玩耍的天地。在保证原有绿化率的前提下,这里添加了跳房子区域,刷新了休憩小亭、栅栏,整个空间更明亮。苏家屯路才短短100米,经设计师艺术点化后,林荫道上散落着不少创意雕塑、城市家具,既给居民提供了休息区域,又美化了街景。
百姓事,“家门口”都搞定
社区生活圈,既是体现物质空间的设施圈、环境圈,也是凸显情感维度的邻里圈、社交圈。它的载体,是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今年以来,位于徐汇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66梧桐院·邻里汇”不断升级,让周边居民进一扇门,做多件事。社区食堂、梧桐会客厅、家门口“四史”馆、汇治理议事厅、“大课堂、小舞台”等各类空间和服务精彩纷呈,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需要。每天各个时段,公共空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主题党课、公益讲座……这里宛如一处“宝藏”空间。目前,徐汇区已实现13个街镇“邻里汇”和306个居民区“邻里小汇”全覆盖。
同样,虹口区的市民驿站、闵行区的邻里中心、杨浦区的睦邻中心、浦东新区的“家门口”服务体系等,根据实际需求建设了各具特色的综合服务品牌,并日益成为市民身边的多功能“公共客厅”。
生活便利性、文化多样性的社区建设,将重心下沉再下沉,更亲密触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15分钟社区生活圈”拉近了人与城市的心灵距离,让上海更温馨,让市民引以为豪。